戏子
作者:画画的粉刷匠 | 分类:历史 | 字数:42.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1章 劫狱(三)
“二哥,这么晚了还不睡吗?呃……这位是?”
景华故作疑惑的问了一句,随后拍了拍脑袋:“差点忘了,那边生意上的事情还等着我去处理呢,就先走了,二哥也早点睡吧,天色不早了。”
罗烨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在那边没有说话,那景华掉头走时,似乎又想到了些什么,随后回过头来,看了罗烨一眼,陪笑道:“兄台既是二哥好友那便是我的好友,若不是有事在身,今夜便留下来与你喝上一杯了,这样吧,明天,明天我再燕翠楼摆上一桌,到时候给兄台赔礼道歉。”
他如此说完,那罗烨的表情变的越发古怪了起来,随后看了张靖一眼。张靖笑了笑:“景华啊,宴席就不必了,这人我也不认识。”然后看了景华一眼,指了指罗烨:“你说这人是不是有点面善呢?”
景华愣了半晌:“呃……怎么会,我也是第一次见。”
说完,告辞离开,对于张靖的猜想已然确信无疑,如他想的一样,果然这一切都是他这二哥的阴谋,刚还想试探自己,还好自己反应迅速,若不然的话,自己的小命可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伙同刺客暗杀爷爷,随后嫁祸给大房,这个二哥,好狠的心……
………………………………………………
灯烛残影,护卫穿过廊道快步朝书房走去,推开房门时,仲乐抬起了头,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书信寄过去了吗?”
这是一封寄往汴梁相府的书信,快马加鞭的话,许是要不了多久时间。
“回公子的话,已经加急寄回了。”
这一天的烦心事颇多,除了肖灵儿的事情外,还有的便是苏泽那边的问题,今夜的事情有些蹊跷,不久前两人见过一面,聊起了田虎那边的动静,但苏泽却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状态,感觉上是有事情瞒着他的,这个晚上,气氛有些不对,总感觉有事发生。
他讨厌这样子,对方明显没有拿他当自己人,也是如此,派人从中打探了些情况,但依旧看不出哪里不对,今夜牢城营兵将隐隐有过调动,以他的猜想来看,或许和那两名贼寇有关。
在书房中,他托着下巴,皱眉沉思起来,偶尔朝牢城营的方向看上一眼,那边灯火阑珊,与平时的没有多少区别,那给他的感觉,今夜,将有变故发生,会是什么呢?
许久过后,他揉了揉眉间,微微叹了口气,给自己添上了一杯茶水,这一天,他的心情一直不好,喝了口茶后,他看向了张家所在的那个方向。
脑中想起了那个纨绔的身影来。
下一刻,灵光一现,有什么东西像是钻进了他的脑海中,这段时间以来,那纨绔少爷时常往牢城营跑,这中间究竟是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陡然间,烛光中的他抬起了头来。
“乔叔,张靖那人今夜可有动作?”
“暂时没有见他出来过,但在这之前,苏大人派人去找过他,那人没有待多久便匆匆走掉了,老奴猜测,苏大人和这位张靖肯定是有事瞒着公子。”
…………………………………………
紫兰楼,琴音婉转,曲声怡人。那处三楼的房间中,沈如一抚弄琴弦的手微微停下,随后,掌声雷动,身为才女的她,君子六艺皆有涉猎,此时一曲唱罢,方才继续与这些人说着话,谈笑起来。
今夜兴致高昂,尽管此时已然时间不早了,但在场的这些人里,依旧没有说要回去的打算,有沈如一这样的才女在,能在她身边多待上一阵也是极好的事情,过得片刻,周宏聊起了北伐的事情来:“北伐大军如今已然开拔,推算下来的话,此时应该差不多已经到了隆辽交界处了,也不知状况如何。”
“哈哈……还能如何,那些契丹人必定已经吓的抱头鼠窜了,试想一下,此次带队的可是潘将军与杨将军,这当今天下,可还有谁能与这两位比肩的吗?”有人笑着开口。
“此话有理,哈……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各位此时写下一两首有关北面的诗词出来如何,如此大快人心的事情,岂有不动手写诗之理?”
众人兴致勃勃,谈论起这些来,于他们这些才子而言,即兴赋诗一首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一来可以在沈如一面前大出风头,二来也是酒后诗兴大发的缘故,这话落下,众人皆出言附和,有甚者已经灵感泉涌的写了起来。
片刻后,一篇又一篇的诗词问世,众人又互相称赞一番,随后周宏看向了沈如一,见她面色有些恍惚,方才问道:“沈姑娘,可是想起了些什么来了吗?”
沈如一回过头来,笑着摇了摇头:“确实是想起了几首诗词出来,也是前不久听到的,如今突然想起,不觉有些不敢动笔了。”
“哦?能让沈姑娘不敢动笔的诗词?对方是谁?可是什么有名的宿老吗?”
“对方是何人小女子也不知,但那几首诗词确实是小女子见过的极好之作,方才突然想起,所以才一直没敢落笔。”
周宏看了她一眼,颇感兴趣:“既然这样,那沈姑娘不妨写出来让我等观摩观摩,对方能让沈姑娘不敢落笔,想必也是个极为有名的大儒。”
“呵……好吧,小女子就写出来与诸位看一看。”
这几首诗词是她前几个月在好友那边听到的,自杨九妹回家后,她便过去寻过她,后来也在她那边听到了这几首诗词来,当时颇为震撼,问她是何人所作她也不说,不过,这点倒不重要,推测来看也必定是位有名的儒将之作,此时谈起,她也就说了出来,片刻后,执起毛笔书写起来。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她顿了顿,抬头看了这些人一眼,随后笑了笑,继续书写下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