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女神沉浮记

作者:汪忖芝 | 分类:现言 | 字数:38.5万

第88章 行跪拜之礼

书名:女神沉浮记 作者:汪忖芝 字数:4599 更新时间:2025-05-17 09:44:29

盖世凯把钱放给孙丽梅不久,就搬家了。他俩在路边那个厦子里住了五年后,终于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家。由于腊月不搬家,他们在冬月底就搬进去了。

这个新家位于“芙蓉园”小区,里面是多层加高层。这里有花园,有电梯,楼与楼之间的间距比较宽,在本市,是个比较高档的小区。

盖世凯当初订房时,在孙丽梅的建议下订了价格比多层高出一百多元的高层,且在10楼,有种十全十美的意思。房子三室两卫,138平米。除过两个卧室之外,盖世凯按照陈占霞的要求,专门装了间书房,放了红木书柜、博古架、写字台和台式电脑等东西。陈占霞虽然没有多少字画,但有她奶奶生前收藏和创作的清代和民国的衣帽和刺绣作品,譬如云领,披肩,肚兜,针奓,绣花裙等,奶奶的这些文化遗产 ,她都装了框子,悬挂了起来。除此之外,还有她的一些创意独特的剪纸,平时压在箱子里,看不出多少,但只要摆出来,几面墙上和书柜,基本都塞满了。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使整个房子充满了浓重的民俗味和艺术气息。

为布置这些东西,陈占霞和儿子及男人整整忙乎了一天。收拾妥当后,陈占霞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品,有点自鸣得意地问道:“你觉得妈妈这些东西咋样?”

盖唯说:“挺好看的,就是有几件东西有点陈旧。就像那些粗布衣服,要那干嘛呢?”

陈占霞说:“这几件衣帽是你祖太奶奶、太奶奶和你外婆在解放前穿戴过的。我保存下来的目的,一方面是让你看看你太奶奶在那个年代,穿的啥,戴的啥,跟咱们现在穿戴的有什么不同,另一方面,可以从服饰刺绣中了解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智慧。别看这些东西杂七杂八的,都是你我三代人的东西,将来我老了,希望把这些东西传承给你的孩子,让他们记住传统,将来人就是住到了天上,都不要忘了本。忘了本,就等于忘了根。这些年咱们搬来搬去的,你爸爸曾嫌是垃圾,让我仍掉,后来也觉得这些东西有珍藏价值,也知道保护了。这不,装咱们这个房子时,他真是动了心思,花了不少钱。现在,你爸的观念变了,知道爱惜古物了,你也要向你爸爸学习。”

盖唯忙说道:“知道了,妈妈,你现在保管,长大后我替你保管。”

陈占霞布置她的新家时,孙丽梅也不例外。因为她俩是同时订的房,还是盖世凯帮她装修的。两家虽然都在楼王上,但不在一个单元。

孙丽梅在给自己买电视时,顺便给陈占霞也买了一台。那是75英寸的索尼,价值一万二千元。因为她给支付两个月的利息时,陈占霞没要,孙丽梅就紧钱打豆腐,给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样既还了人情,也落了人情。

当然,在买电视机之前,也就是腊月25日,孙丽梅提了20万现金,还给了陈占霞。本身乔迁之喜,是人生中最开心的事儿,又逢过年,陈占霞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鉴于自己平生第一次住进了楼房,且有这个家庭民俗展览馆,她告诉孙丽梅,正月初六,准备搞个家宴, 一是宴请亲朋好友, 二是贺贺乔迁之喜。农村人往新房搬家时,叫“禳院”。禳院时杀鸡敬神摆酒席,以表达乔迁之喜。城里人叫贺房子。新房子人嚷一嚷,酒气冲一冲,就会把水泥砖头带来的阴气,冲淡一些。

孙丽梅说:“好啊。你正月初六,那我就放在初八。请客离年太近了,大家都不方便,因为大家都有家人和亲戚。”

有了这个约定,陈占霞提前就准备了起来。到时请什么人,请几个,都与盖世凯进行了细致的商量。

大年三十,盖世凯和媳妇儿子回老家上坟祭祖。因李兴发之死,门面房抵顶给了李家 ,现在由李兴发的遗孀吉彩云经营着商店,但院内的房子由老人住着。老人原先在山边住的那个地坑院窑洞庄子,现在闲置了起来。加上今日饭庄的土鸡养殖基地就在老家的村子里,盖世凯经常在老家和城市之间走动。每年过年,必须回家与老人团聚。

今年虽然有了新房,但该走的程序, 必须走,对盖世凯来说,老家是他的根。他必须在大年三十给老先人烧纸,晚上给父母叩头求福,与父母和嫂子一家吃团圆饭。因为他哥哥去世了,他必须以身作则,照顾全家。

年夜饭上桌之后,盖世凯就携媳妇和嫂子,给老人行跪拜之礼,在一跪一叩头中,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祈求父母平安健康。 接下来就是他的儿子盖唯和侄子侄女。大年三十给老人叩头行礼的这个习惯已经延续多年了。

之后,在吃年夜饭看电视之中,盖世凯将正月初六宴请客人的事告诉了父母。父亲盖照明说:“我和你妈就不去了,去了没人喂养喂牛,城市车多人多,吵的 ,让你嫂子去给你帮忙做饭。”

盖世凯说:“现在有房子了,你们应该进城生活。”

第88章 行跪拜之礼

盖照明瞪了儿子一眼,说道:“唯唯他们都没上大学呢,你以为有了房子,啥事就安稳了?出钱的事还在后面呢。”

盖世凯在家待到初三,就进了城。为了招待方便,由母亲加工的食品,譬如卤猪头、猪耳朵、猪蹄、猪肚子、蒸碗、油饼、花色各异的油炸小面食果果等,样样数数提了很多。尽管他们是搞餐饮的,在做饭上不存在问题,但在老人的心目中,能替孩子做的事,尽量做。

从农村家庭回到城里有暖气的新家,可能由于环境的不同,引起了盖唯的感叹,说道:“爸爸 ,我发现你和我妈妈很神奇。”

盖世凯反问:“为啥?”

盖唯说:“每次在路边那个棚屋里睡觉时,我心里想,咱们家啥时候在城里能有一套丽梅阿姨家那样的房子,没想到在我十三岁这一年,咱家有了。爸爸,你和妈妈真伟大!”

盖世凯说:“不是我们伟大,是我们刚强!爸爸因为欠姓冀的两万多元,惹出了一场大祸,把门面房抵顶给了人,在别人看来,你爷爷失去你大伯,爸爸还不争气,还背了二三十万的烂账,咱们这个家,好像翻不起来了。但对爸爸来说,日子再魍魉,心里都不松劲。该过的日子还要过!该干的事儿还要干!就是天塌下来,自己能顶,就得顶上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所以,爸爸和妈妈才一路走到了今天。自己不努力,就没有今天这个新家!爸爸说得对么?”

盖唯说:“所以,我说你们很神奇!”

盖世凯说:“我和你妈妈在城里买房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在城里读书,上个好学校,将来考个好大学,光门耀祖,给我们长个脸面。记得我上小学期间,你爷爷带我进城时,特意把我带到一中校门前,叮咛我好好读书 ,将来争取考上一中,说考上一中,就能考个好大学,跟你舅爷爷一样,出来当官,你舅爷爷现在上海工作,是个秘书长。可爸爸不是读书的料,怎么也学不进去,勉强上到高中就撂搁了。爸爸发现你读书还行,好好学,你如果将来考个好大学,别说我和你妈妈脸上有光,更给你你爷爷奶奶长了精神。”说着,微笑地看着儿子,问道:“你能明白爸爸的意思吗?”

盖唯点点头说道:“能。”

在盖世凯与儿子说话时,陈占霞埋头在拖着地,听着他父子俩的对话,她不由想起盖唯在进城插班复习期间,所经历的一桩往事——

当年,孙丽梅通过杜丽丽,如愿给她和陈占霞的孩子找到了学校,那是一中附属小学,校风比较好,在城里算是重点小学,而且插到了优生班——附属小学六年级一班。学校承诺让两个孩子将跟上学习一个多月,到了考试阶段,回原学校参加考试。

当时,回老家接盖唯时,陈占霞坐了孙丽梅的车。

孙丽梅的前夫赵治当了多年光棍之后,后来找了个山后媳妇,生了个女儿。刚离婚那几年,孙丽梅的婆婆死活不让孙子赵阳阳跟他妈妈生活。后来阳阳考初中时,没考上,在五年级复习了一年,这个时候婆婆脑子似乎开了窍,同意孙丽梅将孩子带进城读书。

孙丽梅自然把这个事儿看得很重,回去给阳阳的爷爷奶奶分别买了衣服,带了一万元现金,算是对老人的酬谢,同时也给赵治的女儿买了好几个玩具、衣服等东西,俨然把赵治看成了亲戚一般。时隔这么多年,赵治虽然见了孙丽梅不多说话,但是从眼神中,还是能看出他对孙丽梅的情愫。所以在孙丽梅带着阳阳离开时,他也大包小包的给提了不少蔬菜,和媳妇抱着女儿站在车旁目送。

陈占霞看在了眼里,在离开时说赵家这一家人还是不错,让孙丽梅以后多照顾一点。孙丽梅说:“那是肯定的,我曾给赵治说过,将来两个老人去世,我看得抬埋。赵治说又不是你的老人,你管这么多干啥呢?他的意思,不想让我花费太多。以前他恨我,现在不恨我了。”

陈占霞说:“我觉得人最好的品质,是不记仇。我当年把门面房抵顶给李家 ,表面虽然想得开,心里总不舒服,经常晚上醒来,为这个事心里难受。过后我就劝自己过去的事就让过去,别放在心里,所以,我现在回到老家,看见李家人,心里啥不好的想法都没了。”

孙丽梅先是接上自己的儿子,在绕道去接盖唯。在返回城的途中,陈占霞给儿子叮咛,说为了让他俩能到二中插班复习,孙丽梅阿姨动了人情,花了钱,费了不少心思,劝他俩要珍惜机会,好好复习,争取考上一中。说现在城里学校生源个个饱满,有的乡下学生为了进城读书,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都进不去,别说去插班复习了。盖唯忙说:“妈妈,我知道了,也谢谢阿姨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复习的机会。”

陈占霞见他们说着话,阳阳一声不吭,就问:“阳阳,你在想啥呢?咋不说话?”

赵阳阳声音有点低沉地说道:“我走时,我奶奶哭了。”

陈占霞故意微笑道:“你惹你奶奶生气了?”

赵阳阳说:“没有,她舍不得我离开。”

孙丽梅忙安慰儿子说:“中考完,你可以回到你爷爷奶奶身边再待一段时间,以后在城里读书,除过正常上学之外,妈妈还想让你上一些补习班,英语、体能啥都要跟上去,以后见你爷爷奶奶的时间就会少一些了。”

“那能不能把我爷爷奶奶能接到城里?”

“可以啊,不过他们年龄大了,就看你爷爷奶奶愿意不愿意进城?”

“他们肯定愿意。”

孙丽梅说:“那没问题!”

赵阳阳又问:“如果他们进了城,你能对他们好吗?”

“只要你听话,好好学习,你想让妈妈怎么做,妈妈就怎么来!”

陈占霞见孙丽梅顺着儿子说话,就故意说道:“你妈一个人在外闯荡,也不容易,你要多理解你妈妈,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给你妈妈争争气。”

孙丽梅说:是啊,只要你好好念书,妈妈想法设法让你出国留学,让你在国外见见世面。”

赵阳阳惊喜地问:“真的?”

孙丽梅说:“妈妈不骗你!”

陈占霞微笑道:“你的心气真高啊,娃现在才考初中,你把大学的方向都想到了。”

“人要有梦想和目标,有了这两点,才有动力。”

陈占霞微笑道:唯唯,看你阿姨说得多好!”

到了今日饭庄,陈占霞忙张罗孙丽梅吃饭。孙丽梅提出让盖唯住在她家,说她住的那个棚屋太小,她家的房子宽敞,洗衣机啥都有,平时她白天不在家,晚上就回去了,早上起来她可以给两个娃娃做点早餐,中午和下午了到今日饭庄或者到别墅里吃饭,两个娃娃在一起,也是个伴儿。

陈占霞考虑到棚子里的环境不好,公路边过往车也不安全,就接受了孙丽梅的建议。考虑到孙丽梅那打麻将,她不想儿子看到赌钱的那些龌龊事,就说两个娃娃的午餐和晚餐她包揽了,就在她这里吃饭。如果阳阳不想到她这里吃,也可以到你那去。孙丽梅看出陈占霞的意思,就说行啊,怎么方便怎么来。

从此,赵阳阳和盖唯一起上学,一同回家,整天形影不离。

由于两个孩子长期生活在农村,进了城,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对什么都好奇,譬如城市外观上的灯红酒绿,城内的迪厅网吧等等。对于孩子来说,最好奇、有吸引力的莫过于电脑和电脑游戏了。

孙丽梅家的附近,有个叫“快艇”的网吧。一到晚上,悬在网吧上空的那几个由霓虹灯组成的字就挤眉弄眼了起来,宛若旧社会的妓女站在街边在调戏和勾引着路人。两个孩子每天从学校回家时,总要路过这家网吧。新生物刺激着新生代。在网吧霓虹灯的屡屡调戏下,久而久之,两个孩子就抗拒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