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宫深
作者:夜如织 | 分类:古言 | 字数:5.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章 进宫
上元节后第三天的傍晚,昭元皇后派来接宜音进宫的车马来到了府上。
为首的是皇后身边的苏嬷嬷,她是以前陪着皇后一起从府里进宫去的,所以府里的人大多都认得她。
祖母,阿耶、大夫人还有叔父婶母都很热情地招待了她,在前院花厅跟她聊了很久。
苏嬷嬷看起来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一见到宜音便牵起她的手,边打量边连声赞道:“哎呀呀,难怪娘娘看了府上送来的画像便一眼挑中了六娘,这孩子果真是长得好,奴婢瞧着倒与娘娘年轻时有几分像呢。”
杨老夫人亦笑着接话:“亲姑侄女自然是像的。只是这孩子自小家中骄纵惯了,她阿耶更是连训斥都没有过的,我知道禁中规矩大,若是她做错了事,惹得圣人娘娘生气了,还请嬷嬷看在我的面子上,千万护佑一二。”
苏嬷嬷面上笑意分毫不减:“老夫人哪里话,您是不知道娘娘心里有多盼着六娘呢,打年前就预备着六娘进宫的一应物什了,只怕到了身边疼都疼不过来呢。”
“娘娘一片慈心,这是自然。”
随后杨老夫人又抚着宜音的手嘱咐道:“以后跟在娘娘身边要听话……”话未说完,老夫人已经哽咽难言了,其余众人也都暗自拭泪。
宜音虽心中酸涩却没有哭,斜过身子偷偷去看阿娘站着的方向。
阿娘靠在阿耶的肩上,看不到她的脸,阿耶低头跟她说着什么,隔得远宜音什么也听不到,不免有些着急,又往前挪了挪,却看见大夫人那张似笑非笑的脸,正眸色幽幽地看着她。
家里人都哭,都舍不得她,就她在那看笑话,还故意挡在前面,宜音有些生气,索性别开脸不再看。
祖母又絮絮嘱咐了许多话,叔父婶母、兄弟姐妹们也都与她说话道别,阿耶和阿娘上前来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抱了抱她,阿娘的眼泪都流进她的脖颈里面了,湿湿的,很难受。
就这样,宜音拉着苏嬷嬷的手一起坐上马车,驶进了红墙高耸的禁中大内。
苏嬷嬷说宫里有宫里的规矩,所以自小跟在宜音身边伺候的人都留在府里了,随同她一起进宫的只有一个杏色的包裹,里面是阿娘为她缝制的衣裳鞋袜,还有那个兔子灯。
第一次离开家人,宜音心中很忐忑,一路上时不时撩起帘布看向窗外,心中默默记着从府中到宫里的路。苏嬷嬷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与她搭话:“小娘子在家中闲时都做些什么?”
宜音乖乖坐好,答:“读书、写字,做做针线,偶尔也与姊妹们一起去园子里玩儿。”
苏嬷嬷说:“咱们府上的规矩是极严的,娘娘那时候也成日里要做功课,还为此偷偷哭过呢。”
她口中所说的娘娘,就是宜音的姑母昭元皇后。
宜音趁机问她:“那我进宫后,姑母让我做什么呢?也是每天读书写字吗?”
苏嬷嬷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她:“小娘子可会弹琴?”
宜音想起自己那牛都不听的琴音,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学过一点,不过弹得不好。”
“娘娘的琴弹得极好,在后宫中谁也比不上的,圣人很喜欢。”
宜音没有明白她说这句话的意思,只是附和一句:“祖母说过,姑母于音律上极通。”
苏嬷嬷点头,再没说什么。
宜音进宫当日晚膳前便见到了她的姑母昭元皇后。
在看到姑母的第一眼,宜音便觉得嬷嬷说她与姑母长得像的话定是为了恭维祖母,或者是那日来为她们姊妹画像的画师一不留神把她给画劈叉了,这才让姑母误会,将她接到宫里来。
皇后扶着侍女的手从承恩殿殿门款款进来,落日金黄的余晖铺呈在她身后,给她镀上一层神圣的光晕,博衣广袖,环佩玎珰,清风撩抚着锦绣帔子,悠悠扬扬,就像那瑶池仙子一般,仿佛下一刻就会羽化飞升而去。
“六娘,快过来让姑母好好看看。”
她唤了宜音一声,宜音这才从怔愣中回过神来,规规矩矩走到她身边,按照嬷嬷教的那般行宫廷之礼问安。
未待她礼毕,姑母便笑着将她搂在了怀中,对嬷嬷说:“果然不错,这孩子真像我。”
宜音那一刻是很开心的,这开心甚至有些冲淡了她想念阿娘的难过。
姑母长得那么美,像仙子一样,她说自己像她,那自己定然也长得好看。
宜音直到晚上躺在榻上还思考这句话,想着想着又翻身起来,跑到铜镜前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企图从自己的眉眼间看出姑母那风姿卓绝的影子来。
但是她还是失望了。
怎么看她都觉得不像,而且越看越不像。
姑母的眼睛看起来像月亮一样,而她的眼睛顶多就是像星星;姑母的嘴唇轻轻勾起,笑起来很好看,而她的嘴唇,也就小小的……
“呀,小娘子怎么还没睡呢。”
苏嬷嬷一进来就看到了穿着寝衣跪在铜镜前自言自语的宜音,随后将她扶到榻上去。
宜音扯着苏嬷嬷的袖子追问:“嬷嬷,为什么我照镜子觉得我与姑母长得一点都不像,而你们却都说像呢?”
嬷嬷淡淡笑着:“娘娘说像自然是像的。小娘子快些睡吧,明早起还要与娘娘一起见后宫众人呢。”
果然第二日姑母带她去正殿,见了很多好看的仙子娘娘们,丰腴的、瘦削的、高挑的、玲珑的、年纪大的、年纪小的。
甚至有一位众人称她赵采女的,看着也就跟她差不多大,嬷嬷说她是去年秋天江南那边举荐进宫的。
宜音不免有些同情她,自己的家就在京都,可是她昨晚想阿娘想的都哭了,这位赵才人,她的家那么远,就算圣人和姑母让她出宫,她什么时候才能回得去呢,她也一定很想自己的阿娘吧。
这是宜音进宫后过得第一天松快日子。之后姑母便让嬷嬷找人教她学规矩,读书,弹琴,下棋,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连姑母都几乎见不到,自然也很少见那些好看的娘娘们了。
就这样过了有两个多月,大概是姑母觉得她有所进益,所以便不让嬷嬷再日日跟着她了,陪在她身边的便只有陈时和晚心了。
这其实是她早就料定的。
初入宫时有一日,她故意对苏嬷嬷说:“阿娘给我做的帕子花样都有些旧了。”
果然第二日姑母便叫她过去说是针工局进了新的帕子让她去挑。由此可见嬷嬷就是姑母派到她身边盯着她的,怕她学东西时偷懒,所以她规规矩矩、兢兢业业装了两三个月,这才让姑母彻底对她放下心来。
这招还是阿耶带她打猎时教她的,说是狐狸最是聪明狡猾,所以要想围猎它们便得提前很久布局,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设饵,需要耐心等待好久才能使它们放松警惕,再一举歼之。
当然把猎狐这招用在姑母和苏嬷嬷身上,也让她很长时间都有些良心不安,遂那段时间每日睡前除了想念阿娘,她还会学着祖母的样子在心里默默向神佛祷告忏悔几句。
至于陈时和晚心嘛,她都试过了,只要她说想家想阿娘,随后再掩起袖子假哭两声,他们两个就心软了,什么事都替她瞒着兜着。
之后的日子便过得舒适又自在了许多。
宜音每天只胡乱应付完功课,便换上小宫女或小内监的衣服,从承恩殿后院的狗洞里偷偷爬出去,满宫溜达,偶尔有人问到她,陈时和晚心会帮她打掩护,她只需要在姑母回来之前再从狗洞爬回来就行了。
姑母每天都要管承恩殿的好多事,宫里的好多事,还要管着那些仙女娘娘们,也是忙得很。所以她忙她的,宜音忙自己的,倒也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