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长乐
作者:九巾木 | 分类:古言 | 字数:24.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章 谢家父子
“今日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王院判怎么来府上?”赵瑛待白嬷嬷一进来,开门见山发问。
白嬷嬷脸上略微迟疑了一下,就开口:“昨个王妃用过晚膳,去花园走了会消食,许是吸进些冷风,昨晚咳了几声,这才一大早去请王院判来。”
“哦,王院判怎么说?”
“王院判说是着了凉,吃几付药就没事了。”
赵瑛见白嬷嬷回话时始终低着头,不敢和她对视,心下了然,白嬷嬷没说实话。肯定是母亲特意交待过的。
算了,也不为难嬷嬷,等过两天和母亲进宫,再去找王院判问个清楚。
“没事就好。母亲身体弱,还是天气好再出去吧!”
“是,郡主,老奴也是这样跟王妃娘娘说的。”白嬷嬷把心放回原处,郡主再多问几句,她怕是要露馅了。
王院判诊脉后说王妃肺气有损,先服用三个月补肺气的汤药。王院判跟王妃说养病最忌讳多思多虑,劝王妃把心放宽些。
哎,怎么才能放宽心啊?白嬷嬷觉得应该跟郡主实情相告。郡主八岁就帮着料理王府的中馈,十二岁就能独当一面。现在王妃更是事事都等着郡主拿主意。可唯独这事,王妃坚决不让女儿知道,怕女儿为她担心。她觉得已然亏欠女儿许多,就不要再给女儿增加负担。
镇国公府里。
谢峥面圣后,马不停蹄回了家。刚拐进巷子里,就看到祖母和母亲领着一家老小等在大门处。他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他的随从元青,朝家人飞奔而去。
待到祖母和母亲跟前,谢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唤了声“祖母,母亲,二郎回来了!”
谢老太君和王夫人顿时红了眼眶,一人一边扶起谢峥。
谢老太君连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王夫人俯身去抚摸儿子的膝盖,怜爱道:“疼吗?这地多硬啊!”
她朝身后招了招手,“轩儿,过来见过你二叔。”
一位身材高挑,体态丰盈,端庄秀美的妇人手里牵着一位玉雪可爱的男童。
谢峥行礼,“见过大嫂。”
这位二十出头的妇人正是谢峥的大嫂王和卿,也是王夫人的侄女。手里的男童是她的儿子谢振轩。
谢振轩不敢抬头去看他二叔,只是把脸埋在她母亲的裙摆里。
谢峥也不计较,摸了摸男童的头顶,算是打过招呼了。
谢老太君发话了,“二郎,一路辛苦了,先去沐浴更衣,再到祖母这里来。”
“遵命!”
谢峥扶着谢老太君,把她送回福熙堂,才回自己的修竹院。
待谢峥穿着一身月白色袍子出现在福熙堂,夜色渐浓。
谢老太君坐在正中的榻上,王夫人坐于榻边的绣凳。
“来,坐到祖母的身边来。”
谢峥过去,挨着祖母坐下。谢老太君拉过孙儿的手,上下打量着,“瘦了,也黑了。”
“没瘦,祖母,兴许是黑了才看着瘦而已。”
“面圣时,圣上说了什么?”
“还是之前说的那样,要我袭国公之位。孙儿说等找到父兄的下落再说。”
“二郎,都三年了,放下吧!我们谢家男儿从上阵杀敌第一天起,都做好将来为国捐躯的准备。”谢老太君声音悲戚苍凉。人生最大的痛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可他们家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三年前与乌亘国一战,虽守住了雁门关,但大晟也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虎啸军统帅谢昂夫和他的长子谢屹带着一队人马深入沙漠与敌军浴血奋战一个昼夜。待乌亘军退败,虎啸军打扫战场,却找不到谢统领那队人马。也不知他们打到了沙漠的哪个位置了?茫茫大漠找人比大海捞针还难。十天后,捷报传到京都,同时带来的还有谢氏父子的噩耗。
所有人包括谢家人都认为谢家父子马革裹尸深埋在大漠黄沙下。唯独谢峥不相信,他那如战神般无所不能的父亲和兄长会死。
谢家世代镇守雁门关,大晟百姓相信只要谢家在,雁门关就在。现在谢家能上阵的就只剩谢峥。
谢峥四岁入宫做了太子伴读,大他三岁的兄长已随父亲在军队里摸爬滚打。谢屹一出生就是镇国公府的世子,是将来要继承谢昂夫的衣钵。谢峥很少有时间和父兄相处,这也没有影响到父兄在他心中如山的地位。
谢峥跟随在太子身边,过的是锦绣堆里的生活。可他一想到严苛的父兄就不敢松懈,跟着父亲给他留下的师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盼着有一天能和父亲和兄长一起上阵杀敌。
在他十六岁那年,兄长回京娶妻。娶的是母亲娘家的表侄女。兄长常年不在家,家里人不想给兄长挑个完全陌生的妻子。在征得兄长的同意,定下了王和卿。好歹兄长曾见过王家表妹一次。
婚后,兄长只在家呆了十天又赶赴雁门关。不久,大嫂查出有孕,满府上下欢呼雀跃。祖母给下人多发了三个月的工钱。
噩耗传来时,轩儿才刚满月。也不知父亲和兄长有没有收到家里报喜的信函。
一夜之间,谢峥发生了改变。人真正长大往往在一瞬息间。谢峥领了皇命,辞了家人,脱去华服,穿上盔甲。在京还是陌上人如玉,到了雁门关,谢峥已成一把势不可挡的宝刀。雁门关除了是他们谢家世代的使命,他还要在这寻找他的至亲。哪怕化成白骨,他也要带他们回家。
谢峥见年迈的祖母和老了几分的母亲,安慰道:“我知道,祖母,母亲不用担心。这次一战,乌亘元气大伤,起码有两年他们不敢靠近雁门关。”
“你父兄在天上也会欣慰的。”谢老太君又问这些年可有受过什么伤?有的话,趁在家这段时间要好好诊治调理。
谢峥一一回答,这些年小伤不断,大伤没有。
谢老太君婆媳俩放下心来,对视了一眼,老太君轻咳了一下,“二郎,你也二十了,京都里如你这般大的儿郎,儿女都满地跑。咱们家隔壁何侍郎家的二小子比你小两岁,去年抱上了大胖小子,今年又抱上一千金。我和你母亲商量了一下,趁你在家这段时间,把你的婚事办了。咱们家不比别人家,三妻四妾。我们就想让你娶个你喜欢的妻子。二郎,心里有看中的吗?或是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