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王小C神游记

作者:兄弟们撤 | 分类:仙侠 | 字数:56.3万

第一百四十九回 太山行宫成新房 啸天峰上传狗声

书名:王小C神游记 作者:兄弟们撤 字数:3086 更新时间:2025-05-20 09:45:05

“五月十三杀了王三”之始末,在乡间流传甚广。亦有“五月十三杀了王三,祭了关爷,一家分了一白碗”之说,可见人们对恶贼王三的痛恨是何等的入骨。其实在南明村早有王三墓,说明当时人们还是把王三埋葬了,足见锦屏乡民心地之善良,民风之纯朴。

只不过恶人难做的就是放下屠刀,许多年过去,王三的恶魂又练成了鬼魔,和阚士良一样都是受所谓神龙蛊惑,企图在章丘兴风作浪,只可惜刚一出世便遇到王小Q的“大驾”光临锦屏山,也算他们倒霉。

王小Q告诉赶山,你可到山上如意钟那里,敲响如意钟的便是前来的绿莲仙子二人,说罢便消失了。

赶山还没来得及推脱,师父就走了,这可如何是好,从师父一说这件事情,他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自己一心修炼,怎能半途而废去选择成家?绿莲乃是藕神身旁仙子,自己区区树妖,又怎会般配?

步雅尘看出大哥的心思,劝道:“大哥,你也老大不小了,确实该给我找个嫂子,既然师父已经替你做主,师命难违,你还担心什么?”

“雅尘,你难道还不了解我吗?我哪有这个心思啊?现在我只想跟着师父潜心修炼,早成正果,又怎会让儿女之情牵绊呢?”

“大哥,这话你就说错了,在人间有句俗语叫做成家立业,先成家而后立业,儿女之情怎么到你那里就成了牵绊呢?况且师父的脾气你又不是不了解,他老人家的想法你敢违抗?要依我说,不如先见一见,万一能成呢?见个面而已,你一个大老爷们儿还怕个小姑娘不成?”

步雅尘几句话说得赶山哑口无言,他心里暗道雅尘说得也不无道理,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二人边说着话边往前走,忽然山谷之中传来一阵狗吠声,响彻整个锦屏山。

不只是他们听见了,身在碧霞祠的华冠和赶山也听见了,现在整个碧霞祠不知道被谁装饰的精致华美,大红彩缎到处都是,一片喜乐祥和之感。

碧霞元君祠坐北朝南雄踞山巅,前殿为灵应宫,后殿为泰山行宫。两座建筑皆用研磨的料石砌合而成,前檐石雕图案精美,令人赞叹,而无木建筑之独特,巧夺天工,实属罕见。

太山行宫地势开阔而平缓,环顾四周,远山近岭烟波浩渺蔚为壮观。楹柱廊厦、朱门镂窗、飞檐龙脊、精装雕板、青瓦覆顶,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结构之别致,作工之精细,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太山行宫始建于1737年(清乾隆二年),由全真道人韩阳成历尽艰辛化缘集物,在周边村庄乡贤里庶的鼎力协助下,集二十四年之大成。庙宇辉煌,围院巍然,房舍悉备,神像如生,香火盛极,扬名百里。如今殿内尚存原壁画两幅,一是西墙的《竹林七贤》,乃水墨画,画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人物杂沓,形象各异,栩栩如生。其二为东墙《群仙聚会》,二仙对弈于石台之上,群仙环立观弈为乐,别无他思,超凡脱俗。另外院中还有山神庙、土地庙等全石建筑多处。

灵应宫始建于1741年(清乾隆六年),其基本结构大致与太山行宫相同,山门石框上刻有楹联一副,上联:脉洐泰宗何处非洞天福地,下联:神来华岳环山被甘雨和风,横批:霖雨苍生。颜体正楷,子皆阳刻,浑厚端庄。

而老君堂位于锦屏山东侧,朝阳洞外。该殿堂最初建筑时间不详,重修于1737年,由韩阳成亲自主持周边二十七村庄襄助其事,有碑文载之。另有文昌阁、三清殿等建筑。老君堂建筑群是锦屏山两大建筑群之一,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香火旺盛久年不衰。

锦屏山历年修建皆有碑刻,锦屏山历来的修建,都会立碑记载,据统计共有34通石碑,分布在老君堂、韩阳成墓地等四个地方,形成四大碑群,其中老君堂文昌阁前就有十余通古碑。但是日久天长,风蚀雨剥,有部分石碑受损,但整体完好,可以凭籍,从而了解锦屏山的完整历史。记录见证着这座道教名山的兴衰历史,也为研究历史和道教文化提供着佐证。

华冠和赶山从老君堂进入太山行宫,即被眼前华丽景象震惊,他们惊喜兴奋,跪地拜谢太上老君恩典。

此刻,华冠穿一身大红锦袍,衣服上还绣着凤凰,雍容华贵,华丽动人,赶山穿着绣着麒麟的官服,威风凛凛,英俊潇洒。本该是你侬我侬的温馨场面,却被一连串的狗叫打破了气氛。原以为是山间野狗叫几声也就罢了,谁知叫起来没完,惹得赶山气不打一出来。

“哼,肯定是啸天峰上那个狗东西瞎叫唤,搅扰我们的婚礼,不行,我得去找它算账!”

华冠柔声说道:“算了,如今我们仙骨已削,法力尽失,哪惹得过它呢?还是别去招惹是非了吧!”她现在真像一个凡间的柔弱女子。

赶山看着她的样子,更加不甘心,虽然成为凡人,但不意味着懦弱无能,他要保护好华冠,不能让她受到一丁点儿委屈。但华冠所说也是实情,若是以前他们到啸天峰只消片刻功夫,而如今得像凡人一般爬山越岭,即使到了,也难见到人家的面,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就这么忍气吞声吗?

忽然他说道:“我有个办法,不管有没有用,得让那个狗东西知道它影响其他人了。你且在此稍候,我去去就来。”

他们口中啸天峰上的狗东西是谁呢?

锦屏山北麓有一道长长的山岭,名曰“狗坡岭”。山势起伏飘逸,回绕秀折可谓一隅之妙景。无论严冬银装素裹,还是春风拂面山花烂漫,或是炎炎夏日满目葱翠小溪奔流,乃至秋果飘香红叶片片,总有不少的人们顺岭而上登峰造极赏心悦,

据说在很久的时候,杨二郎担山赶太阳,日行八万里和太阳同起同落,与太阳的距离始终如一,总是赶不上。一日来到锦屏山脚下,在二郎侧身换肩的一瞬间,望见了秀丽的锦屏山,大为惊叹。立即被锦屏山的秀丽风光迷住不能自拔。心想我终日与太阳赛跑终年不果有什么意思呢?倒不如在这人间仙境逸享其乐,岂不更妙!主意已决,遂把肩上的双山放在了锦屏山下,这就是现在的两郎山。可日夜跟随杨二郎的哮天犬却被弃于两郎山后,它失去了主人,如同疯了一般,狂叫奔跑,但始终未找到主人。在绝望之中窜来跑去,百般的无奈和无助。

一日哮天犬来到锦屏山北麓,坐于一座山丘之上仰天狂叫不止,其声哀怨,声声泪下,闻者无不酸楚叹息。七天之后的一个深夜,忽听到一声巨雷,震得整个大地都在颤抖,哮天犬已坐化为一座高大的山峰,形似一只坐立的大狗十分威武。人们称之谓“哮天峰”。自此每至深夜隐隐约约有狗叫之声,大略是“汪汪汪,汪汪汪,我的主人杨二郎,哪怕等到天地崩,我同主人回天堂,汪汪汪,汪汪汪……”千百年过去了,哮天犬依旧痴情地等待着它的主人。

又一日,吕洞宾自东海蓬莱至摩诃赴宴,宴罢忽想起有一事不明急来锦屏山老君洞请太上老君指教。行至哮天峰下,忽见一条大狗,凶如猛虎,咆哮撕咬拦住去路,无论如何都不能前进半步。洞宾甚感蹊跷,迷惑不解,细观之乃是哮天犬行恶,不觉震怒。默道:此物真乃可恶,竟如此不识好歹,连我这修仙真人都不肯放过,如若平民百姓将待何如?此物不除,民受其累大矣!他念动真诀,一个掌心雷将哮天犬击为万端,随着轰鸣的巨响,那座雄姿威武的哮天峰,变成了连绵起伏飘逸舒展的长岭。洞宾见此光景也觉自己所为实在过分,忏悔不已,但为时已晚。遂向山梁频频作揖,在唉叹中飘然而去。

尔后夜深人静依然隐约有狗叫之声,回荡山谷,“汪汪汪,汪汪汪,我逢洞宾变山梁,千年万年我都等,我等主人上天堂,汪汪汪,汪汪汪……”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童谣,也成了大人抚慰孩子的催眠曲,一直传唱到现在。这狗坡岭连绵数里,山峻土肥物产丰富,自古人气兴旺。据说此域自古以来不生瘟疫,外来带疫者登临此岭疫情自然消失。此域绝无妖魔鬼怪,是一块祥和的净土,这全赖哮天的镇守和洞宾大仙的恩赐。

赶山没有听华盖的劝阻,固守己见出了太山行宫,以前他几乎对华冠言听计从,那是宠爱,可现在他要拿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守护自己的女人。临走时他在华盖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才让她的心稍稍安定。

华盖又怎能体会不到他的心思呢?以前能,现在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