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王小C神游记

作者:兄弟们撤 | 分类:仙侠 | 字数:56.3万

第一百五十二回 文昌阁天聋地哑 两枯干古柏绿莲

书名:王小C神游记 作者:兄弟们撤 字数:3164 更新时间:2025-05-20 09:45:05

王小Q所说的天聋地哑二童子乃是锦屏山文昌阁中的,文昌阁坐落在老君堂一侧,始建于道光年间,后几经修缮,1995年修缮后至今未变。因文昌阁的基础坐落在山崖上,异常牢固,所以重修时没有拆动,上层建筑得以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文昌阁内供奉着文昌帝君、天聋地哑二童,文昌帝君手持御笔庄严肃穆,正在聚精会神地批阅京诗才子的问卷,天聋地哑恭候两侧,纹丝不动,唯恐打扰了文昌帝君。望子成龙的严父慈母和勤奋上进的良才学子,多有来此瞻拜者,以求金榜题名。有拜过者,甚是灵验。

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的大神。原名叫张亚子,唐朝越隽人,后来迁到七曲山,SC省梓潼县。又被称为济顺王、英显王、梓潼帝君、梓潼等等。文昌信仰在古代社会非常流行。但凡是想科举中榜、加官进爵的文人,都对文昌帝君崇信有加。祈愿帝君保佑自己聪明智慧,文思敏捷,考运亨通,金榜题名,仕途高升。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六星分别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是为文昌宫。

关于“文昌”二字,《史记·天官书》记载:“文者,精所聚;昌者,扬天纪。辅拂并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宫。”过去,人们认为文昌帝君掌理学问学才学业,掌管学士的考试命运、功名利禄等等。简单地说,就是主管文运,是读书人的保护神。

文昌,既是指星名,也就是文昌星;又为神名,也就是文昌帝君。文昌星,是文运的象征,原本是星宫名称,并不是一颗星,而是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也就是指文昌帝君。

在文昌帝君的塑像或画像中,身旁通常侍立二童子。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为什么会叫这样的名字呢?

一种说法认为,文昌帝君主司的文运考试、功名禄位,关系富贵贫贱。保密问题很重要,如要防止泄露试卷试题,及士人的前途命运等。不小心泄露考试题目,就相当于作弊。不小心提前告知了考生本次榜上有名,就会导致考生松懈怠慢。无论哪种都违背了文昌帝君劝善的初衷。故将帝君身边的二童子命名为天聋和地哑。

《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一载:“梓潼真君(即文昌帝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这则记载充分佐证了这一观点,作为掌握功名仕途的文昌帝君的侍童,是不能泄露天机的。

《地母经》揭示了天聋、地哑二童子的来历:

“地母本是无忌土,

包养先天与后天。

夫君本是玄童子,

他聋我哑配成双。

神与气合化天地,

气与神合产贤人。

真气为母母是气,

真神为子子是神。

阴阳会合真造化,

造化天地产贤君。

虽然不会人言语,

三九二八时时行。

子母不离怀胎孕,

身怀有孕十年整。

十年胎足卦爻定,

胎满产出六贤君。

天皇地皇人皇氏,

伏羲轩辕与神农。”

古人以天为阳、为父,以地为阴、为母。他们结为配偶,滋生万物。人们尊其伟大,颂其功劳。但对于人们的尊奉,天地却既聋又哑,默然无声。是为天聋、地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世传文昌帝君部从者为天聋、地哑,盖帝君所司定,为人间爵禄籍之,以为凡享爵禄者,必须笨钝昏塞,不然亦是狡黠,装聋作哑一辈,若逞聪明,定遭黜落。”这是从古代的政治现实来作解,士子寒窗苦读。一朝中举,走上仕途,不可太过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时甚至要装聋作哑。一生清醒,难得糊涂。古人普遍不欣赏表现得过于聪明的处世方式。“梓潼文昌君从者,曰天聋、地哑。盖不欲人之聪明用尽,故假聋哑以寓意。”将文昌帝君的二位侍童命名为天聋、地哑,或许是对士子的一种提醒吧!

华冠和赶山得以天聋地哑二童子传授灵力,他们知道这也是王小Q所请,再加上他对自己的帮助,心中感念,于是相望一眼,齐齐跪倒,口称“师父”。

这时,两杆大锤从天而降,以雷霆之势分别砸向华冠和赶山,步雅尘惊道:“小心!”然而王小Q却不反应,依然面带微笑。眼看着大锤将至,赶山头也没抬,眼睛轻轻一眨,两杆大锤就像是受到冲击,立时调转锤头,倒着飞了回去。接下来就听见“哎吆”两声,云头上坠下两个人影,落入山谷之中。

步雅尘长舒一口气,随即又对他们所习法力震惊,其高深莫测,只在碾尘封之上,不在之下啊!自己刚刚还和师父吹嘘要打遍天下无敌手,新来的师弟师妹都不遑多让,步雅尘想起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惭愧不已。

“师父,来的俩人是谁啊?”

“一会儿你不就知道了。”王小Q说罢,看了一眼小棠,却一句话也没说。

小棠心里又恨又气,王小Q有无上神通,却不救治自己,故意看笑话,可她又不愿说软话,只能默默忍受疼痛,屏气凝神,自我调息,不再关注其他人的说话内容。掉落一旁的漱玉剑似乎感应到主人的力量,此剑本是大明湖畔藕花所化,此时开始慢慢吸收大地灵气输入小棠体内,为她疗伤。小棠在温润调和的灵气修复下,正逐渐好转,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耳畔猛然传来一个声音:

“什么?我大哥死了!不可能!”

说话的正是步雅尘,小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睁开眼睛一瞧,突然胸口只觉一闷,喉头一甜,吐出一大口鲜血,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她刚刚看到了在地上躺着两个烧得半枯的人,脸部虽然严重烧伤,但仍然依稀看出模样,不是绿莲,又是何人?

绿莲死了?自己把一个活生生的人从藕神处带出来,眨眼之间竟然变成了一具枯尸,该如何向藕神交待?她又忆起和绿莲的深厚姐妹感情,巨大的悲恸由心而发,眼前瞬间一片昏暗,光明尽失。即使已无知觉,眼中热泪仍然不住地流下。

伤心痛哭的还有步雅尘,因为绿莲旁边躺着的就是他的大哥,她实在难以相信,以大哥的法力怎么会如此轻易死去,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地摆在眼前。

两具枯尸是刚刚掉落山谷的木二和狮百万抬上来的,他们也是收到师父王小Q的召唤赶来锦屏山,可是当他们飞到山顶半空云端时,木二瞅见人群中的华冠和赶山,气急败坏,在流苏王那里自己吃了他们这么大的亏,现在趁他们不注意正是报仇的好机会,于是用尽全身力气抛出手中的一对八棱鎏金锤。他没想到的是现在二人已经有了天聋地哑的法力,偷鸡不成蚀把米,大锤反弹把他和狮百万从云头砸下来了。

二人掉落之后摔得七荤八素,狮百万一个劲儿地埋怨木二不该鲁莽行事,还把自己给连累了。木二刚要辩解,却被不远处升腾的火苗吸引了。

“那是什么东西?”

二人急忙起身过去查看,才发现是两个人,木二认出了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师弟赶山,来不及解释,立刻招呼狮百万灭火,可为时已晚,他们已经没有了气息。无奈之下,二人只好把尸骨抬到山上面见师父。

步雅尘突然回身跪在王小Q面前,涕泪纵横恳求道:“师父,您有通天彻地之能,请施展神通救我大哥,还有那位可怜的绿莲仙子!”说罢不住地磕头。

王小Q面露难色,说道:“唉,他们命里应有此劫,而且是在劫难逃,我也没有办法。不过也好,生不能同寝,死后还能同穴,也算是缘分。”

连师父都说没有办法,步雅尘知道大哥之死已是无力回天了,她扭头恶狠狠地望向华冠,眼中就要冒出火来,咬牙切齿地说道:“都是你干的好事,我要为大哥报仇,拿命来!”

“雅尘,不得造次!现在他们是你的师弟师妹,既属同门,怎能自相残杀!”王小Q说道。

“那她杀我大哥,就这么算理了!”

“不知者不为过嘛,那时候他们也不知道啊,冤家宜解不宜结,雅尘,还是算了吧,你们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呢!”

“呸!”步雅尘心灰意冷,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又伏在地上大声哭泣,心中斥骂师父不公。

木二听了半天,差不多搞懂了,原来师父又收了这两个人做徒弟啊,心中暗道:师父这次做得好没道理,这明明是两个作恶多端的妖孽,怎么能收做徒弟呢?哼,师父此举,日后定被二人所害,我不如趁其不备,结果了二人,省得以后添麻烦,也算是为死去的师弟报仇。

他暗下决心,提起一对大锤,狠狠地砸在了华冠和赶山的脑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