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C神游记
作者:兄弟们撤 | 分类:仙侠 | 字数:56.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六十四回 乌海岛求教海龟 神龙宫告知蚌娘
“不知道不知道,你赶快走吧!”虾兵蟹将突然变了脸色,急催着寒品离开。
寒品不知其中原因,语气恳切,其中一个虾兵于心不忍,轻声说道:“你去渤海湾最西侧的乌海岛转一转,兴许能找到,快走吧!”
等寒品还想开口的时候,虾兵蟹将们举起长戟,厉声喝骂,他这才悻悻离开。
他在海中穿梭西行,不断问路,来到了一处满是岛屿的海域,不知此地是哪,于是拦住了过往的一只大海龟询问。
这只海龟已经活了150岁,算是长寿的,自然对这里十分了解,他告诉寒品乌海岛的位置。
在唐贞观二十年在此地设置乌海戍,于是便称为“乌海岛”。明初,与北隍城岛统称为皇城岛,至清初正式命名为南隍城岛。
我国海岛数量达多个,海岛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0.8%。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中,广泛分布着数以万计的海岛,它们大小不一,星罗棋布,多呈链状或群状分布在海洋之中。约90%的海岛分布于东海与南海海域,而黄渤海区海岛数量只占10%左右。在海岛数量远不占优的黄渤海区,有着一片“内外兼修”——不仅地貌景观极具观赏价值,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群岛,这就是庙岛群岛。
庙岛群岛位于渤海与黄海之间,辽东半岛向南探出的老铁山岬角与胶东半岛凸向北部的蓬莱角之间,如同一串珠链一般,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列阵,仿佛一道天然的分界线隔开了黄海与渤海。
这片海域中的岛屿断续绵延、高低错落:居于中部的高山岛最高,海拔202.8米,其北部相邻的大钦岛次之,海拔202.4米;还有4座海岛接近200米高,此外超过与接近100米高的海岛还有7座,这些大高个儿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其余海岛则多在50米以下。
品寒望着这些海中突起的岛屿,海面之下像是一道连绵的山脉,而这些海岛就是山脊上起伏的群峰。
在渤海与北黄海区域内,曾经确实存在着“两盆夹一山”的地貌格局—现在的渤海和北黄海是两个盆地,而辽东半岛经庙岛群岛与胶东半岛相连的一线则是分隔两个盆地的山岭。
渤海与北黄海原本是同属于一个古老的大陆地块,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中,受郯(山东郯城)庐(安徽庐江)断裂带的控制,位于断裂带西侧的渤海地区发生沉降,而断裂带东侧的胶辽与北黄海地区抬升隆起,与渤海地区分离。
进入新生代,复杂的新构造运动又使北黄海也与胶辽地区断离,张裂形成盆地,只剩下胶辽地区继续隆起,成为两个盆地间的分水岭。
在第四纪(250万年以来),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辽东与胶东三面被海水环绕变成了两个半岛,其间那些尚未被淹没的山峰,则出露成了一系列的岛屿,形成了与现在相似的地貌格局。在间冰期与冰期的轮回中,庙岛群岛的身份,也在水中海岛与陆上山峰间,数度切换。
大海龟把知道的事情通通讲了一遍,讲得寒品头昏脑胀,直迷瞪眼。他实在忍不住打断了他:
“龟兄,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
“我都是听我爷爷说的,我爷爷是听他爷爷说的,他爷爷是听他爷爷的爷爷说的……”
“行行行,爷爷真多!”
“什么?”
“我是说爷爷知道的真多!那几百年几千年后的事你咋也知道?”
“我听我孙子说的……”
寒品拦道:“您孙子听他孙子说的,他孙子听他孙子的孙子说的!”
“对!”
“还对?”寒品本想开个玩笑,老海龟竟然还就坡下驴应承着,他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道了声谢就想赶紧离开。
谁知老乌龟又把他拦住问他去乌海岛干嘛,寒品只好回应是去找神龙宫,他突然想到就算去了乌海岛也不知道神龙宫的具体位置,于是又多问了一句。
老海龟的神情立刻警惕了起来,问道:“你去神龙宫干嘛?”
寒品心道:你管我去干嘛,你告诉我在哪不就行了吗?但一看他的神色张皇,于是说道:“我是替我朋友来的。”
“黑水龙?”
“你认识他啊,那太好了,既然是熟人,你能否领我去一趟神龙宫?”
“你可知道神龙宫的事情?还有,你和黑水龙到底是什么关系?他怎么不回来?”
寒品一听觉得事有蹊跷,只好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告诉了老海龟。
老海龟叹了口气,一龙一龟聊了好久,寒品才知道了其中始末原由。
他心中五味杂陈,跟老海龟道了声别,转身离去,往神龙宫的方向出发。
当他看到珊瑚丛中一座堆砌几块巨石的房屋时,这就是黑水所说的神龙宫,寒品并未有过一丝惊讶,因为老海龟早就已经告诉过他了。
最开始他确实以为神龙宫应该是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哪曾想只是乱石所堆。他心思沉重地走了进去,找到了老海龟所提的蚌娘—黑水的妻子。
蚌娘怀里还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寒品看着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诉说,他觉得不该有所隐瞒,还是把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蚌娘听后沉默许久,面上却并未表现出表情起伏。
她向寒品道了声谢,让他稍微等一会儿,起身抱着孩子收拾了些东西,又给孩子穿上点衣物,准备和寒品一齐去蟠龙山。
寒品这时犯了难,黑水只说了半截话,让自己来渤海湾神龙宫,却并没有说出其中原因,是托自己照顾他们母子,还是带他们前去?
蚌娘看出他的犹豫,说道:“黑水和我夫妻情深,他如今落难,我岂有在此安闲之理,怎么着也得去看看他呀。”
寒品点点头,觉得有道理,于是前头领路,带着他们母子前往蟠龙山。
蚌娘依旧面无表情,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在她怀里不停啼哭,她没有过分苛责,只是轻轻拍打安抚。
清冷的山涧万籁俱寂,阴郁的天色一片朦胧,蚌娘抱着孩子冲着山体连喊了几声,但没有任何回音。
寒品劝道:“嫂子,他的声音应该无法穿破而出,所以……唉,都怪我没本事,帮不了他!”
“不用如此,这都是我们两个的命,多谢你能去告诉我,否则我还苦苦等他消息,不知道要空等多少年呢?你走吧,我想和他单独待一会儿。”
“嫂子,你有什么打算吗?”
“以前他不告诉我他在哪儿,也不能去找他,现在既然知道了,那我也就不走了。我准备在这里长住,一家三口也算还在一起。我等他出来,若是出不来……我们也能陪他。”
寒品一阵难过,说道:“要不这样吧,你就去百脉泉龙宫住吧,有什么事也可以有个照应……”
蚌娘带着谢意地笑道:“哪能啊,现在就已经很麻烦你了,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会找你,多谢。”
寒品不再固执己见,心想就让她在这里住些日子,自己常来看看,若是不方便再请她去百脉泉,于是告辞离开。
第二天寒品再去的时候,蚌娘已经用石头搭建了个简易的住所,孩子像是懂事一样不哭不闹,眨着眼睛笑意盎然。他哪里知道这些变故呢?或许不知道才是最好的吧!
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他们无法和黑水取得任何沟通,甚至不知道他现在是死是活,难道只能这样毫无作为地干等着?
寒品看着始终如一的蚌娘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也许把所有的情绪都压在心底,又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寒品不知道该去劝慰还是鼓励,她似乎也并不需要。
“嫂子,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蚌娘勉强挤出笑容,答到:“也没什么,在哪里都一样,我在这里可以转一转,也看看黑水曾经生活的地方。若是有时间的话,你可以给我讲一讲他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吗?”
寒品高兴地答应,只要能进行沟通,说明蚌娘没有被这些苦难所打倒,于是连日来他闲暇时经常来蟠龙山,既然救不了黑水,替他照顾妻儿也是份内之事。有时候帮她逗逗孩子,更多的是给她讲黑水的事情。
在他的眼里,黑水狂放不羁,热情似火,和自己甚是投缘,又是义结金兰的好兄弟,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既有趣又惊奇。蚌娘听着听着时而莞尔一笑,时而默不作声,就像自己也参与到其中一样。
虽然二人都对黑水不公平的遭遇赶到叹惋,但现在平和的生活也能冲淡心里的难过与不舍。
寒品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难道蚌娘要在这里守一辈子吗?他们的孩子又该怎么办呢?他向父王提过这件事情,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帮助,可老龙王却只是摇了摇头,一切还得看蚌娘是什么想法,只能顺从,不能强求啊。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即使是如此简单的生活也是短暂的,不幸却是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