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C神游记
作者:兄弟们撤 | 分类:仙侠 | 字数:56.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七十三回 渤海湾美景如画 神龙宫突现巨兽
小棠说得绘声绘色,王小C笑道:“这是什么典故?你从哪听来的?”
“这你都不知道,这是相声的一段贯口,八扇屏之浑人,讲的就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贯口”是相声中一种重要的语言表演技巧,即对大段连贯台词的技艺性念诵的表演技巧。“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贯口活”并不追求滑稽可笑的包袱,而是以轻快流利的节奏,有如高山流水,珠落玉盘,快而不乱,紧而不迫,充分显示出汉语的对偶、排比、铺张、复叠、错综等手法的特点。
八扇屏,是传统相声曲目之一,表现形式为对口或群口相声,在相声分类里属于贯口一类。
在旧社会,官宦有钱人家摆设的屏风多为八扇,屏风内容多为历史人物或历史典故,相声艺人来到有钱人家做堂会,或多或少能欣赏到精美的屏风,也会跟朋友或同行“谝”屏风的内容,而相声行业与评书行贴近,又融入了评书的表现手法,经过历代相声演员的打磨,形成了现在耳熟能详的八扇屏。
“你还听过相声?”
“那当然,济南那么多相声园子,有时候藕神放我出去玩儿,我就去听一听,可有意思了。”
“怪不得你现在说话和以前不一样了,原来是听相声听的。”
“其实你就应该去学学相声,不过王小Q倒是更适合,他那张碎嘴,说话可别你有意思多了!”
王小C一笑,说道:“现在你又不嫌弃他了啊?一会儿觉得他好,一会儿觉得他不好。”
“他这个人有时候我就特别讨厌,尤其是自以为是一副掌控全局的气势。但他最起码心地是好的,法力也高,不恃强凌弱,这一点我倒很欣赏。”
王小又给小棠讲了他所听到的关于黑水的问题,二人说笑着便到了渤海湾,顿时便被眼前美景所吸引。
海域属于鱼类和大型海兽潮间带内则是各类小动物的家园,海葵仿佛微型“怪兽”与藤壶一起铺满礁石的表面。卵石之间一只螃蟹正在艰难跋涉。而海岸上,则是群鸟翱翔的天地,环渤海地区的湿地是候鸟迁徙时的重要中转站和栖息地。大型涉禽独立于红色草丛。小型鸟类则喜爱集群,翘鼻麻鸭在冰海中浮潜。成群的海鸥乘风而起追逐海浪
的确,渤海之美超越想象!
如火般“燃烧”的红海滩生长在它的北岸。奔涌的黄河在它的西南入海创造出巨大的三角洲,嶙峋的礁石与海岛为它把守着东大门日夜与海浪激荡。
无数极致美景环绕组成了一个相当丰富的环渤海景观群。
位于环渤海景观群中央的渤海海域由“三湾一盆一海峡”组成,北侧的辽东湾,西侧的渤海湾和南侧的莱州湾,即“三湾”被陆地包围,辽河、滦河海河、黄河众多河流在此入海源源不断地带来淡水与泥沙。“三湾”之水在中央盆地汇集,此处海面开阔更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辽阔磅礴之感。
渤海海域处于陆海角力的前线,冬季来临,北方大陆的寒流南下,表层水温低至零下3.6℃,一种独特的现象—海冰出现。在海面上最冷时,整个辽东湾都会被“冰封”。春夏两季来自东南的暖湿气流发起“反攻”,吹向相对较冷的海面形成平流,雾乳白的浓雾悄无声息地流淌覆盖海面、渗透城市。
海与陆的交界处两种力量的碰撞创造了海岸,环绕渤海一圈,会发现极为丰富的海岸类型,渤海东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岸海岸山脉延伸至海中岩石直面风浪的洗礼,形成基岩海岸,海浪侵蚀岩石将其从中间掏空形成“石拱桥”。“拱桥”下的空洞越来越大,逐渐仅剩细如“桌腿”的立柱,最终石拱坍塌一块巨岩孤立于海中。沿着渤海的“C”字形轮廓深入辽东湾,辽河带来细粒的沉积物半封闭的海湾又削弱了海浪,在潮汐的作用下细小的泥沙堆积形成了淤泥质海岸,密集的芦苇长满沿岸滩涂为大地覆上一层金黄。在面向渤海中央缺少陆地遮挡的西北部沿岸,海浪的作用大于潮汐将细粒的泥质淘洗干净,留下较粗粒的砂形成砂质海岸。
除了海岸还有众多海岛,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这两条环抱渤海的“手臂”拥有众多的岛屿、礁石,它们有的如海中大鱼,有的更加庞大如一条浮出海面的潜艇。星罗棋布的岛屿大多分布在渤海东侧把守着进入渤海的大门。
海湾、海峡海岸、海岛共同构成了极致的海洋风光,但为这一切注入灵魂的非渤海的万千生灵莫属。被陆地包围的渤海因为有入海河流源源不断地带来充足的营养物质吸引来大量海洋生物以此为产卵场和栖息地。
野生鱼类鲨、鳐、虾虎鱼蓝点马鲛(鲅鱼)、小黄鱼、日本鲟甲壳类口虾蛄、三疣梭子蟹、鹰爪虾软体动物火枪乌贼、皱纹盘鲍棘皮动物海参、海胆......组成了极为丰富的海洋生命世界。还会看到大型海兽虎鲸、小鳁鲸、真海豚等在渤海海域游弋,而辽东半岛和庙岛群岛更是斑海豹最南端的栖息地,它们喜欢趴在礁石上慵懒地晒着太阳。不时抬起头看看是哪位不速之客惊扰了它们的美梦。
二人翻身跃入大海,逆着海潮前往神龙宫。
虽然王小C已经从老龙王寒品处得知神龙宫就是个乱石堆,做好了心理建设,但当他真正看到的时候,还是一阵唏嘘。而且由于无人居住,已是海草丛生,一块写着“神龙宫”的大匾断裂两半依然横在一旁,倒像不顾他人眼光孤独地傲然挺立。
小棠嘲讽道:“就这么个破地方要不是你说是个房子,谁能看得出来这里还有人住过。黑水龙是怎么好意思管这里叫神龙宫的呢?”
王小C沉默了一会,说道:“当年老龙王来的时候碰见过一只大海龟,海龟曾经告诉过他,黑水龙以前也是个浪荡公子哥,洒脱不羁,自视甚高。神龙宫是他以前的住所,只是后来沦落至此,这块匾应该算是他最后的倔强吧!”
“那咱们就到他的神龙宫进去瞧瞧,回去之后见了黑水可得好好臭臭他!”
正当他们准备进入石门时,忽然一身巨吼,震耳欲聋,强大的声波带动海水冲向二人,他们措手不及,被掀翻在地。
一只巨大的浑身布满长毛的怪兽摇头摆尾从石门内走了出来,敦实的身体足有一两丈,皮糙肉厚长满棕黑色长毛,遮盖肥大笨拙的身体,头大而长,脖颈粗短,额上和鼻上各长有一支巨角,鼻角尤其长大,向前倾斜伸出。
小棠奇道:“这是……犀牛?海里的犀牛?”
眼前的怪兽分明就是犀牛模样,不同的是犀牛身上可没有像它一样有如此长的毛。
“辟尘犀?”
小棠曾听藕神讲过,犀牛的品种很多,有兕犀,有雄犀,有牯犀,有斑犀,又有胡冒犀、堕罗犀、通天花文犀,都是一孔三毛二角,行于江海之中,能开水道。李商隐的千古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的“灵犀”指的就是一种称为“通天犀”的犀角,其头顶的角剖开后可见白线前后贯通,因而人们认为犀牛是一种内心敏感的灵异动物。
而小棠所说的辟尘犀是在唐朝刘恂所着的《岭表录异》中记载一种辟水神兽,能在海中行走,海水会自动向两边分开,拿它的角放在雾气之中不会沾湿。
不过犀牛身上没有这么长的毛发啊!
王小C想了想,不可思议说道:“难道这是长毛犀?”
“长毛犀?”
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犀牛,是冰河时期的典型代表,也是当时欧亚大陆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之一。长毛犀的身长可达4.5米,体重可达3.5吨,头上有一对长达1米的犀角,可以用来抵御敌人或挖掘食物,全身覆盖着厚厚的棕色毛发和黑色皮肤,可以抵御寒冷。它要以草本植物为食,是一种孤独的动物,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聚集在一起。它的灭绝可能与气候变化、人类狩猎等因素有关,最后一批长毛犀生活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
“都已经灭绝了怎么又会在这里出现呢?”
这个问题王小C也搞不明白,也没有时间让他多加考虑,因为眼前的这只长毛犀似乎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口鼻中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正恶狠狠地打量着他们。
六目相对,场面一度尴尬,小棠说道:“你说它老这么盯着我们干嘛?”
“嗯......恐怕是......”
话刚说半截,长毛犀又是一声怒吼,挺起长角径直向他们冲来,二人各自往一旁闪开,躲过攻击。长毛犀更加愤怒,脑袋一转冲向小棠,她赶紧抽出漱玉剑砍了过去,“当”的一声,如同砍在钢铁上一般,发出清脆声响,宝剑瞬间脱手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