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C神游记
作者:兄弟们撤 | 分类:仙侠 | 字数:56.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七十六回 神龙宫突遭震荡 铁山角黄蓝分明
现在,王小C突然觉得黑水龙有些捉摸不透了,小墨原本的身份是百脉泉龙王之子,而且已经继承王位,地位虽与四海龙王无法比拟,更难以和天庭仙人同日而语,可怎么也比化龙池里出来供仙人食用的肉食龙要强吧。小墨既是黑水龙的儿子,可黑水又何必将自己的亲儿子拖下水呢?这岂不是也将小墨拉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还未等他再继续询问,神龙宫一阵猛烈摇晃,似乎有天塌地陷之感,跨海长毛犀抬头望了一眼,一撇嘴,沉下身形,趴卧似睡。
老海龟叹着气摇了摇头,说道:“又开始了!这些年都多少次了!”
王小棠不解地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感觉有股力量在冲击神龙宫?这里不会塌吧?”
“不会不会,有跨海长毛犀在,它会镇住这座石屋,若不是它在,这里不知道被震塌多少次了!”老海龟看看四周仍在震动,继续说道,“反正这里暂时也不安稳,走吧,我带你们看个新鲜去。”说罢,他头前带路,沿着海底蜿蜒前行,只不过速度确实慢得惊人。
王小C二人明显感觉层层水波由头顶袭来,抬头一看,黑压压一片,并看不真切,估计上面肯定发生着异样的变动,他见老海龟慢腾腾的,便问了一句去哪。
老海龟答道:“北去三百里有个地方,能看到新鲜玩意儿,不着急,一会儿就到了。”
三百里?就这个速度一年也到不了啊!王小C给小棠试了个眼色,二人推着老海龟的大龟壳使出法术,一路风驰电掣而行。老海龟哪里经得住这么快,只觉得晕头转向,气血上涌,昏昏欲睡。
没过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渤海岸边,老海龟口吐白沫,早已不省人事。
小棠惊道:“坏了小C,我们只顾着自己赶路,没管这老海龟受不受得了,他都活了上千年了,别因为咱俩再过去了!”
王小C也暗骂自己考虑不周,急忙摁前胸,抚后背,直到他清醒过来。老海龟伸手推开王小C,说道:“行了行了,我没被你吓死,也被你摁死了!”
“不好意思啊,着急赶路,没考虑您的感受,还望见谅。”
老海龟摆摆手说道:“不过倒是让我睡了个好觉,上岁数了,老失眠,也挺难受的。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儿啊?”
“您说。”
“等会儿回去的时候咱绕个道,从太平洋转一圈吧!”
“这是为何啊?”
“这样我能多睡会儿!”
“额……”王小C提着的心放了下去,敢情这老海龟还嫌刺激不够呢!他岔开话题,说道:“这是什么地方啊?咱来这儿干什么啊?”
“老铁山头入海深,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涌,南来薄雾应风生。”
老海龟没来由地念了四句诗,才答道:“这里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叫做老铁山角,我们上去看看。”
此山海拔两百余米,登上之后,远眺大海,确实别样赏心悦目。
“咦?”小棠惊讶道,“小C,你看这里的海,好奇怪呀!”
老铁山角延伸黄海和渤海之中,形成黄海和渤海的自然分界,在海水的颜色上可谓“泾渭分明”。东部黄海部分水是深蓝色,而西部渤海水却显得浑浊,略呈微黄色。黄海和渤海潮,由海角两边涌来,在此形成一条交汇线。清晰可见的水流,黄、蓝截然分明,交汇处出现几米深的急流旋涡,发出呼呼巨响,涛声伴随着急涌的潮流声声入耳。
“这就叫塔观双海!”老海龟慢慢说道,“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谁过铁山角,非把小命丧!这条水道可是最凶险,最涌急!”
塔观双海?王小C果然看到有一座灯塔屹立在侧。
老铁山灯塔就建在老铁山角上,海拔86.7米,是清廷海关当局于1893年请法国人制造,由英国人修筑的,虽历经了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和1904年日俄战争,仍保存完好,至今仍为过往船只导航。在老铁山灯塔下方,是险峻陡峭险的悬崖峭壁,它与山东蓬莱的理论对角线即为黄、渤海两海分界线。
小棠起先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但看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悄声问道:“小C,他把我们带这里来就是为了看看风景吗?有什么意义吗?”
老海龟年纪虽大,但耳朵依然灵敏,伸手一指,笑道:“你们再看远处!”
二人皆研习法术,眼力自然敏锐,只见远处海面上赫然列立两队虾兵蟹将,刀戈相见,杀气腾腾,正是刚刚他看见头顶黑压压的一片。
“他们都是谁啊?怎么看着要打起来啊?”
“他们是渤海和黄海的水兵,每隔几年就要打一架,而且越来越频繁!刚才海底那几下震动就是他们搞的。”
据老海龟介绍,渤海龙王与黄海龙王乃是世仇,都是为了抢占底盘闹得。
当年玉皇大帝分封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龙王海疆领域时,东海、南海两位龙王一直相安无事,而且互嫁龙女,成为儿女亲家。唯有渤海龙王和黄海龙王,俩人都是气量狭小、斤斤计较的势利眼。双方巡海夜叉龙兵蟹将经常为海界之争大打出手,纠纷不断,又都不服对方,因为此事常常闹到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让他们俩搅得大伤脑筋,无奈,他只好派太白金星到黄渤两海上空去巡视。
太白金星来到现在的老铁山前洋,见此处地势险峻,而水色略有不同,又见巡海的两海夜叉龙兵在此地带气势汹汹地争斗,遂向玉皇禀报了实情,玉皇大帝立刻召见黄渤两海龙王,问他们可否同意在老铁山前洋划分永久界限。俩龙王起初相互无言,转念又想,长此争吵下去,也不是个事,这样由玉皇大帝出面钦定,也算是讨了个说法,何不顺水推舟,就此罢休得了。于是跪拜谢道“但凭玉皇恩准”。
玉皇大帝当即命令太白金星手持令箭一支投向老铁山前洋,只见轰隆一声巨响,溅起万丈波涛,海底突然生出一道深深的沟堑,而与此同时,渤海变得略黄,黄海反倒湛蓝起来。这样一来,渤海龙王略有不快。
太白金星又道,渤海龙王休要少见多怪,你领海的颜色变黄是因为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沃土养料充足,对海里的龙子龙孙与鱼虾繁衍大有益处,没事你偷着乐吧。
渤海龙王一听也高兴起来。从此,这一带就成为黄渤海的自然分界线,而渤海的海鲜水产也由于海洋中营养成分浮游生物丰富,所以非常鲜美无比。
实际上,这并不是神力所成,黄渤海颜色之所以不同,与自然和地理的多种因素有关,两海自然分界线是由海底地沟、盐度、潮汐和地球引力等条件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黄渤海所处海底地沟深度不同,黄海水比渤海水更深,而渤海又属于内海,黄河入海口夹带大量泥沙汇入渤海,导致渤海水更加浑浊,颜色偏黄。
其次,黄河、辽河等入海口处有大量淡水汇入渤海,导致渤海水的含盐量变低,海水密度低于黄海,形成密度对流,再加上潮汐大小和风向不同,使得黄渤海分界线形状并不固定,海水呈现出互不相融的特色景象。
由于黄渤海地沟深度和海水密度不同,乘船经过分界线时,会感觉到明显的沉降,仿佛是过了一个台阶,十分神奇。
此外,由于阳光照射角度和观察位置不同,分界线的形状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中午阳光直射时,泥沙反射的光无法进入人眼,黄渤海分界线也就没那么明显;而在早晨和傍晚时分,阳光斜射,海水颜色的差别比较易于分辨。
其实,在海洋分界处、河湖、支干流交汇处等地方,水的颜色有差异,都有可能看到泾渭分明的壮观景象,只不过成因不尽相同。
在重庆,嘉陵江汇入长江时,两边江水颜色就是黄绿分明。
在涪陵,乌江和长江交汇时,江水一清一浊,仿佛一盆“鸳鸯火锅”。
在巴西玛瑙斯,亚马逊河与内格罗河之水交汇,一边黄一边黑,形成一条十几公里的交界线,远远望去无比震撼!
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交界处,由于两大洋的海水密度不同,海水交汇时也会出现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点小差异就能造就如此神奇壮观的景象!
在黄渤海分界线的最佳观测台上,写着一句话“遇见两海分,需得缘心来”。很多时候,看这条分界线,其实不是那么十分清晰。
自从渤海老龙王过世之后,龙太子继位,他脾气暴躁,经常借界限不明为由向黄海发难,这样的争斗已经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了。
突然间,数丈高的滔天巨浪从海中掀起,两海的水兵短兵相接,战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