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别人捡漏,我去古玩街进货

作者:此间诗意少年 | 分类:都市 | 字数:9.3万

第6章 兮甲盘!国宝级文玩

书名:别人捡漏,我去古玩街进货 作者:此间诗意少年 字数:2240 更新时间:2025-05-15 09:45:13

约摸十几分钟,从楼下走来一个戴着眼镜的斯文男人,和陈迟年纪不相上下。

“哎,老田来了。天一,这就是我给你说的文字学专家,田文。”

江天一起身问好,不管怎样,总不能失了礼数。

“我说老陈,这么着急忙慌的叫我过来干嘛呀!你知道的,我最讨厌别人吵我睡午觉了。”

即使是当着外人,田文也一点面子都不给陈迟留,直接数落他扰了自己休息。

可当他看到茶桌上的东西时,两只眼睛顿时移不开了。

“这人是谁?也是鉴定大师吗?”

“我去,这不是我大学教授嘛!”

“他是咱们国家有名的文字学教授,名叫田文。”

“我滴乖乖,主播这东西面子这么大,连他都能请来。”

田文径直走到江天一身旁。

“你的?”

他戴上手套,坐在旁边仔细端详。

“怎么样老田,这东西还能入你法眼吗?”

田文眉头紧皱,用手将这“平底锅”摸了一个遍。

“真东西,西周的。”

江天一心中暗自吃惊,这田文教授果然有两把刷子,刚一上手就能说出其年代。

他犹豫片刻,半分疑问,半分惊讶的问道:

“这莫不是,兮甲盘!”

田文怔怔的看着江天一,后者点点头,肯定了他的猜测。

他倒吸一口凉气,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你哪来的?祖传的还是买的?”

旁边的陈迟哈哈一笑,有些艳羡的说道:

“人家自己刚刚从文化街上捡漏捡来的。”

田文惊了!这可是兮甲盘啊!

只存在于书本上的收藏品,隐藏在民间几百年,多少人遍寻不到,没想到它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靠,早知道自己有空多转转文化街了。

“你花多少钱买的?”

“”

“?”

田文心脏狠狠的抽搐了一下,玛德,这东西的价值不知道能买下多少条文化街,竟然只是元就拿下了。

“要不说是捡漏呢!”

陈迟见田文这没出息的样子,心里忽然痛快不少。

“田教授,不知道这兮甲盘价值多少?”

江天一出言询问价格,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才是最关注的问题。

“俗了,俗了,这东西已经不能用钱来衡量了,我给你大概说个数吧!”

田文伸出一根手指。

“一万?”

“你当这是在大街上呢,这个1在大师手里,少说也是一百万。”

“一百万太少了,不会是一千万吧!”

还是陈迟比较了解这位老朋友。

“一个亿?”

田文点点头。

“而且只多不少。”

江天一身上血液翻涌,这一个亿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就是这么的震撼人心。

一个亿是多少呢?

1后面要加8个0。

如果换算成一年每日的收入,需要大约每天赚元。

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

屋里面气氛有些诡异,田文第一个恢复过来,他毕竟见过更大的场面,区区一个亿,还不够他在小辈面前失了身份。

“夭寿啦!主播赚了一个亿!”

“我说主播怎么愿意在人家摊位上花上买了十三件假货,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想要的只有这件东西。”

“主播牛啊,他把我们所有人都骗了。”

“摊主哭晕在厕所。”

“这东西没那么简单吧!他说一个亿就真值一个亿了?”

田文拿出手机,对着锅底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放大查看。

“知道兮甲盘是谁制作的吗?”

他没有抬头,但这问题确实是抛给江天一的。

“周宣王时期的重臣兮甲。”

幸好自己有系统傍身,不然刚刚那一问还真答不上来。

田文有些惊讶,继续问道。

“这上面的金文你都认识?”

江天一点点头。

“能看懂大概,说的是兮甲跟随周王征伐玁狁(xiǎnyǔn),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

这下子不光田文、陈迟吃惊,连一同观看直播的4000多人都被他的能力吓到了。

“这知识量真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能拥有的吗?”

“怪不得,主播敢给自己的直播标题起捡漏两个字。”

“我是服了,五体投地。”

“真的牛,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主播的狗。”

“都别叫,看我给主播刷个火箭。”

一个火箭,等于500元,主播拿百分之三十,就是150元。

再加上其他礼物的打赏,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江天一光是直播收益就高达几千元。

“我知道主播不缺钱,但我也不缺,就图个开心。”

田文有些爱不释手,这盘中铭文133个字,不仅造型精美,还隐藏着极大的信息。

对于他这种半截入土的教授而言,钱还真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这件文物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兮甲盘不仅年代久远,造型精美,还自带历史记录,甚至连他的制作者都是叫的上名号的人。

所以,这东西有两样附加价值。

其一是它的制作者。

根据史书等相关记载,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兮甲就是编撰人之一!

因此,他也被称为“中华诗祖”。

其二,133个金文内容里面,不仅出现了南淮夷等少数部族向西周进贡丝织品的事。

还记载了自黄淮至陕西的交通路线,可谓称得上是我国最早“丝绸之路”的记录。

当然,最可惜也是最幸运的,是它在公元1283年发生的故事。

当时着名的书法家鲜于枢定居杭州,应邀前往同僚李顺俌家中做客。

他见席间一道“烙饼”美味可口,便突然有了要学一学做法的念头。

于是,他起身前往李家厨房,见到了那口烙饼的锅,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这他么可是西周时的东西,在墓里挖出来的,你给我烙饼吃!草!

后来问过之后,他才得知李顺俌也是在别处得到此物,放置于家中多时无用,被厨娘拿去硬生生敲掉底座,搞成了烙饼的锅子“废物利用”……

田文会心一笑,道声“古书诚不欺我!”

以往田文每逢读到这故事时,总是当成笑话看,没想到今日见到真的兮甲盘,才知书中记载为真。

这可是真的国宝级文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