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作者:仙池锦鲤 | 分类:现言 | 字数:53.6万

第176章 预制菜火

书名: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作者:仙池锦鲤 字数:2410 更新时间:2025-05-11 09:54:59

钢铁厂分房的会议开了整整一天。

把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反复敲定。

第二天广播,黑板报,公告三项通知。

往后的几天内大家说的都是这个问题。

钢铁厂以前分房的可以签字置换楼房六十平米,要是选更大的,自己按照平方米的价格补钱!

其他人也是一样的。

那些不够年限的,可以选择等。

也可以先买着,等够了年限凭购房票据退六十平米差价。

另外所有的员工买房,都可以按照第一天的优惠二十四一平方购买,只有一套优惠。

先拿出五十套房子给大家安置,都是先到先得的。

现在房子还没有盖好,但政策出了。

基本上晚上回去还得跟家里商量,现在有个买楼房的机会,买是不买?

甭管买不买。都挺感恩钢铁厂的。

县里这么多厂,也就钢铁厂能把福利落实到明面上。

县里还有其他的厂子,甭说分房了,连普涨工资都没做到。

这就是大厂跟小厂的区别。

也难怪,县里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一门心思想进钢铁厂。

像沈清月他们作为顾问,不但有红包拿,还能参与钢铁厂分房。按功劳算,沈清月跟贺政晨一人能分两套房。

这可是意外之喜,两套房啊。

连沈清月都没想到钢铁厂的奖励居然这么重。

……

沈清月忙完了分房的事儿,现在又忙着开店呢。

她要开一个预制菜的饭店。

预制菜这东西是她先研究的,但却不是从她这火的。

最早是从食品厂火的。

自己厂里研究出来的,知道是用最好的原材料炒制出来的。还方便。

想做一道菜也不用用好几个小时来做,只要把速冻的菜品放在炒锅里炒一炒就行了。快捷又好吃。

而且菜品种类还多。

沈清月最开始推荐的十二道菜都是她办席面上的菜,荤的素的,冷的热的都涵盖在内。

后面有大厨毛遂自荐来试菜,又丰富了一点新的菜品。

调换着花样吃。咋吃都吃不够。

为了预制菜好多人都买了冰箱。十二包一件货。

每个领导最少是两件起囤。

这要是没菜了,家里来个客人分分钟弄出一桌子席面来,跟变戏法一样。

还给亲朋好友送礼。

哪些奔着酸梅膏来的商贩,闻到了车间炒制的香味也跟着买了一点尝尝,这一尝了不得。

天天跟厂里的领导磨进货的事儿。

这么方便快捷的还好吃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出商机来。

但厂长没答应,现在大批的货都给沈清月供应。

每天剩余几件货厂里的人都不够分,哪儿还能往外头卖。

每天厂里自留的货,都按照内部价。每个人还限购,这不限购不行啊。

有的人居然恬不知耻想要十件货。都给他们了,那厂里的人吃啥?

几个食品厂领导开会的间隙忍不住说起这事儿。

“哎,不许倒卖啊?”

“就是,李哥是咱们酸梅膏大户,上次分了他几份辣子鸡,现在天天缠上我了。那我都没送走。”

这小领导没说,就是每次一来他专属冰箱里总少几盒预制菜。拿自己东西送人情是真的肉疼。

“可别提了,我都后悔了,我给亲戚朋友拿过去一次,好家伙,他们就惦记上了。现在天天催着要,我去哪儿给他们。拢共那么点,自己还不够吃呢。”

“吃惯了这预制菜,都不爱下饭店了。上次客户请我,又贵又难吃。”

“可不。”等厂长来的时候,大家都说要加预制菜的量,不卖,给亲戚朋友代购也行啊!

总归是干这个的,不能这点福利都没有吧。

这些人说话的时候总有种提气的感觉。

以前那些人说起他们从大的食品厂辞职自己创业,多少都带了点可惜。

这预制菜一出,根本没人说了。

甚至还有以前的同事们敏感的发现这能填补市场的空白。甚至都想谈合作。

食品厂厂长长舒一口气。

上半年还操心生产出来的食品卖不掉。现在变成了供不应求。

麻辣烫生产线,捞汁小海鲜都不用送货。

进入了夏天,酸梅膏更是一件货难求。现在的预制菜,没卖先火。连自己人都疯抢。弄的食品厂从上到下都很骄傲。

食品厂厂长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了,沈清月要开店了。倒时候人得更多?”

大伙儿一听,都顾不上问沈清月开店的日子,抢先道:“那能不能趁她开店的时候先破个例。让我们每个人囤五件货。”

一件货是十二份,五件就是整整六十份儿啊。

食品厂厂长刚想驳回他的话。

谁承想没等厂长开口呢,副厂长说话了:“五件哪儿够啊。至少也得十件。”

他有预感,等沈清月开店之后,怕是一份儿都落不到他们手里了。

“对啊,还得送礼送人情呢。”

“还得维护老客户呢!”

“十件也不多,我觉得……”

厂长道:“打住吧。”这些人越说越不像话。厂长又重新考虑破例让大家内购五件货的事儿。

……

沈清月买这个预制菜,最早是给食堂预备的。

就怕哪天准备不足。别像刘大厨似的摆烂,最后厂里人都要造反了。

预制菜做起来快,保质期长,就屯着,应急的时候用!

她想的倒挺好,但是食品厂厂长那头着急啊,现在预制菜没开业先火。他们食品厂想趁着这个东风大火一把。

所以开店这个事儿是食品厂厂长催促的。

食品厂厂长每天看自己的手下为了抢预制菜无所不用其极,对这个菜信任极了!

食品厂厂长的话,打动了沈清月。

他说要革那些市面上厨师的命。

让他们见识见识,还是得好好做菜才是硬道理。免得他们一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又可以了。

食品厂厂长谈事情,去外地开会,总下馆子,有的时候就会碰见难吃又贵的东西,好吃的饭馆是少数!

远远不如自己厂牌生产的预制菜。

食品厂现在盈利了。

但是厂长作为一个从大厂出来的高层,野心绝不止于此。

他想有了名气之后,再跟当地谈合作,扩建厂子。

没错上半年还考虑要不要卖场地回血呢,下半年已经考虑扩大规模了。

最开始的股份都是大家凑钱加贷款的。

但好的商业厂子不该全是自己出资,而是进一轮的融资。

沈清月已经买下了县里一个铺在,正在装修呢。紧接着就是开店的事儿。

以前对她很难的事儿,现在都已经驾轻就熟了。

连装修团队都是现成的,开店这种事儿在沈清月这看来,毫无难度。

贺政晨看见沈清月在思考事情。突然开口道:“月月,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咱们的预制菜店去省城开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