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至暗光明

作者:我是吕子乔 | 分类: | 字数:46.9万

第1章 开始

书名:至暗光明 作者:我是吕子乔 字数:3553 更新时间:2025-05-17 09:41:17

1

在雅鲁藏布江的无人区里,正行进着一支队伍,他们穿着厚厚的户外服,背着半人高的背包,拄着登山杖,在密林中艰难跋涉。

沿途有一些牛羊的头骨,白森森地躺在草丛里,或是挂在树枝上,让人看着头皮发麻。路上荆棘丛生,抬头就能望见不远处的雪山,虽然看着不远,但向导南饶说,看见跑死马,要走到那,没有七天七夜到不了。

南饶是当地人,身材精瘦,典型的藏人长相,从事向导多年,几次带着探险队穿越无人区,经验丰富,可不知为什么,此行却显得心神不定。

孙建平和王洋联系他时,他一直推脱:“最近家里有事,明年再说吧。”

要知道每年只有两个时间段可以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四月和十月,其他时候不是雨季,就是冬季,根本无法穿越。现在已经10月份了,错过了这次,就要等到明年。两人都不愿意。

他们为了这次穿越已经准备了一年多。而南绕是当地经验最丰富的向导,有他加入,此行事半功倍。

孙建平说:“是不是价格上有什么想法,说吧,我们加钱。”

南绕犹豫了一下,最近家里建房子,借了五万块钱,两个儿子也大了,也该准备点彩礼。

王洋看出他心思动了,便附和一句:“钱的话,好商量。主要是尽快出发。”

南饶想了好一会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一个人加3000,明天就走。”

事情定下来了,南饶联系了5个背夫,准备了食物,第三天,从加拉村出发,一行8人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林芝地区特有的气候和美景让两个人目不暇接,一路走,一路拍照,十分轻松,孙建平和王洋也准备了丰富的补给,但和为期一个月徒步需要的食物量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南饶准备了足够的茶叶和糌粑,由背夫背着,沿途一路都有水,倒也不用发愁。

走了半天,和身材高大的王洋比起来,176公分的孙建平显得清瘦许多,背上40多斤重的背包让他的速度慢了下来。

当初孙建平提出要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时,王洋就十分诧异:“你登上过雪山吗?一次徒步超过60公里吗?怎么突然就想去无人区?”

王洋是个资深驴友,有过比较丰富的徒步经验,也爬过雪山,即便如此,他也清楚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意味着什么。而孙建平几乎是个小白。

但孙建平很坚决,他要去。

为此他提前一年开始计划,参加了各种徒步,并第一次和驴友登上过雪山,至此,才算半个“硬驴”。

一切准备妥当,两人一起来到西藏林芝。

昨晚下过一场雨,突然降温了,尽管做足了准备,两人还是不能适应在这样湿冷的天气中行走。雅鲁藏布江水在右边不远处奔腾,左边是悬崖峭壁,下面就是大峡谷,行走在雪山和峡谷之中,是极为奇异的感觉。

南绕走在最前面,嘴里小声念叨着什么,孙建平好奇地问道:“你念的是什么?”

“经文。”南绕答道。

“平常都要念吗?”

“嗯。”

空气中突然一阵沉默,只有间或几声鸟叫,簌簌的雨声,以及流水的哗哗声。

孙建平突然心神不安起来,至于为什么,他说不清楚。

突然他觉得脸上一阵冰凉,抬头一看,竟然下雨了。在高海拔的林芝地区也是常见的,但不知怎么的,南绕开始抱怨起来。

“一出门就下雨,接下来的路不好走咯。”

一开始只是飘飘洒洒的小雨,渐渐地便成了大雨。几个人赶忙从背包里拿出防雨御寒衣物,孙建平背包里还准备着帽子手套,但这个时候他还想扛一扛。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奇花异草,经雨一淋,变得更为鲜艳青翠,孙建平禁不住拿出相机来拍照。

南饶回过头来提醒他:“下雨路滑,看着脚下,别只顾拍照。”

天气越来越冷,几个人在雨中跌跌撞撞,总算到了下一个宿营地,孙建平已经冷得说不出话来。等南绕和背夫搭好帐篷,生起火来烧茶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暖和过来。

“没想到这么冷。”他哆嗦着把手伸向火堆烤火。

王洋正在跺脚,想把鞋子上的泥跺掉,听到他说话便问道:“还受得了吗?”

孙建平挤出一个笑容:“还行。”

一个背夫递过来一个杯子,问他要不要喝茶,他接过去喝了一口,这才感觉从内到外暖和起来。他突然觉得后背发痒,伸手去挠,却发现个东西沾在背上。

他把手伸进衣服一摸,感觉像泥巴,用力扯一下,却发现粘得很牢,怎么也扯不下来,便喊王洋帮忙。

王洋一掀开他的衣服,吓得惊叫起来:“你背上有蚂蝗!”

南绕和几个背夫都围过来,只见孙建平背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蝗。

南绕不慌不忙地从火堆里取出一根正在燃烧着的树枝,吹灭火焰,把正在冒烟的一端戳在蚂蝗上,蚂蝗很快就掉在地上,蜷成一团。

南绕依样画葫芦,把孙建平身上的蚂蝗一一戳掉,王洋数了一下,大概四十多只。

孙建平回头看了一下,地上密密麻麻的一堆蚂蝗,只觉得头皮发麻,以前徒步从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估计是下午在草堆上休息的时候爬上去的,”王洋笑着说,“我就跟你说吧,不要躺着。”

南绕说:“今年雨水多,空气比较潮湿,这东西到处都是。”

火光照耀着每个人的脸,南绕看起来心事重重。

王洋喝了口茶,问道:“这天气会影响行程吧?”

南绕叹了口气:“会啊。雨天路滑,走路要当心,会影响速度。”

“你们以前碰到过这种情况吗?”

“一般是快到出去的时候才有,像这么早下雨,还下这么大的,很少见。”

大家分吃了糌粑,孙建平累得睁不开眼睛,吃完饭便早早睡觉了。

2

半夜,孙建平被冻醒过来,发现带的睡袋太薄了。包里还有一个厚的,他没有打开。他没有预料到10月会下这么大雨,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冷。

他把背包里保暖的衣服都掏出来,找出一件厚羽绒服,赶紧穿在身上,觉得暖和多了,又往王洋身边挤了挤。

寂静的夜中,王洋鼾声如雷,孙建平却睡不着,拿出手机一看,半夜两点。

手机屏保还是和前女友的照片,只剩下这张了。

她提出分手的时候,他把手机、电脑、还有社交账户上的照片都删了个干净,唯独剩下这张没有删。

他忘不了她临走时的表情,忧郁、淡漠,眼神空洞。

她拖着行李箱走的时候,他在身后叫她,可她连头都没回。

他攥紧了拳头咆哮:“你会后悔的!”

她叫了辆路过的的士,吃力地把箱子搬到后备箱里。以前这些活就是她自己做的。

他木然地站在后面看着,眼看着她上了车,眼看着她消失在他的生活中。

他颓废了两个月,穿着没有熨过的衣服去上班,整个人乱糟糟的,工作也出了好几次重大差错。

领导找他约谈了一次,大意是再发生这样的错误,公司就不留情面了。他当即跳起来,甩了一句话:“这样的破工作,谁他妈爱干谁干!”,就自己打包东西走人。

996的程序猿,到哪里找不到工作?

他在出租屋里除了吃就是打游戏,一个月后,妈找到他的时候哇地一声哭了:“你这死孩子,怎么电话都不接?我还以为你出事了!”

毕业三年,他努力工作攒钱,可除了房租吃喝,要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买房,几乎看不到希望。每天忙得连面都见不上,分手再正常不过了。

孙建平的父母都是公务员,还没退休,如果要在江州买一套房子,还是负担得起的。但女友的要求,是留在上海。

女友是他的学姐,比他大一岁。毕业后家里催了几次婚,都因为孙建平没有足够的钱买房一拖再拖。

她不想等了,身边的女孩嫁的不是富二代,就是金融男。陪着一个男孩长大,太难了,也很考验人。女人的花期只有短短的几年,耽误不起,何况家里一直反对。

他在疯狂打游戏的时候,大学舍友王洋来找他,看见他这个样子,一把夺过手里的鼠标:“老待在家里干嘛!走,喝酒去!”

他俩上大学时就是上下铺的兄弟,感情好得像穿条裤子。王洋家条件比较好,父亲开了个公司,年盈利也有上千万,大学毕业进了鹅厂,收入很高,但压力也不小。

对孙建平的恋情,王洋是知道的,虽然他没说什么,但都是同专业的,基本知道得差不多。孙建平女友是上一届学姐,人长得漂亮,工作很优秀,家里条件也好。

当初两人一开始谈恋爱,女方家里就不赞成,毕竟两方差距是有的。

孙建平性格轴,认死理,干起活来不要命,在学校的时候,这样的男孩子还是很受一部分女孩子青睐的,但出了社会就显得太死板,也有人会说这是情商低。

因为两人感情好,才扛了几年。毕业后,人的眼界就变了,女方接触的都是金融圈的大佬和优质金融男,相比之下,像孙建平这样的小程序员就失色了。

两人在小酒馆推杯换盏了几盅,孙建平问道:“最近在干嘛?”

“前阵子去新疆徒步了。嘿,那地方,你真该去看看。”

王洋没有女朋友,倒不是找不到,多的是女人想贴他,但他就是不感冒,唯一感兴趣的除了游戏就是徒步。

王洋兴致勃勃地跟他讲一路的见闻,他听得百无聊赖。

两人酒足饭饱回家,因为都喝了酒,王洋叫了代驾,想送孙建平回去,被他拒绝了。

“我打车回去一样,你也喝酒了,不要麻烦了。”

王洋拗不过他,只好先走了。

孙建平打了一辆车。路上,看着窗外城市里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那些扑面而来的层层叠叠的高层建筑,他突然觉得难以呼吸,只想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