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C神游记
作者:兄弟们撤 | 分类:仙侠 | 字数:56.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六十三回 唐太宗令人唏嘘 墨龙王无以言表
李世民的那句名言流传千古:“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早期的他确是这么做的,“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且“闻善若惊”、“闻过则喜”,可是仅到了贞观六年,骨子里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开始抬头,他“不悦人谏”、“渐恶直言”,有时虽勉强听受,但“意终不平,谅有难色。”
到了贞观十一年,李世民甚至为杜绝群臣来劝谏自己,直接公开警告大家:“若不为此,不便我身。”贞观十九年时,谏臣刘洎只因为在背后说了他一句“疾势如此,圣躬可忧”的肺腑之言,结果便被抓了个“谋执朝衡”的罪名,被逼自杀了。
晚年的李世民对大臣的疑忌心也越来越重,动辄问罪,轻则贬黜,就连尉迟敬德这等佐命功臣都被猜忌。就算房玄龄这种级别的人物,见到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有一次他因劝谏李世民,差点被李世民所杀,最后还是长孙皇后出面干涉才逃过一劫,以至于房玄龄临终时难过的说:“现在朝廷已无人敢犯颜直谏了!”
他早年曾下过杜绝宫内各项奢糜的禁令,但从贞观六年开始,就逐步背离自己的诺言,到了晚年,就更加放纵了。比如“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在太宗的要求下,“难得之货,无远不臻,珍玩之作,无时能止。”京师及四方所造宫内用物及服饰,也都十分华丽。
这也暴露出他贪恋酒色的本性,特别是贞观十年36岁的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开始不断地搜罗美女充实后宫,搞得民间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才十四岁的武则天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吸纳进宫,成为“才人”的。庐江王李瑗被杀后,他的爱姬也被李世民收入房中。
李世民一生最令人所诟病的就是三征辽东,不仅徒劳无功,还使“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给全国百姓增加的负担尤为沉重。
第一次伐辽东失败后,他为准备第二次征辽东,在贞观二十一年八月下令,调发江南宣、润、常,杭、越、台、江、洪等十二州的工匠,造几百艘大船。次年二月,又遣使催逼剑南百姓修造长百尺、宽五十尺的大船;八月,又令越州及婺、洪等州复造海船一千一百艘。使臣和州县官吏还催逼百姓缴纳“船庸”,“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最后硬是逼得剑南道(川贵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种做法的不良后果,担心事态进一步发展,不得已宣布取消剑南百姓所负担的“船庸”,改由官府支付。由于太宗晚年一意孤行,朝臣中很少有人敢当面进谏。房玄龄临死前,对儿子们说:“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便上了最后一疏,劝李世民“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停止征伐辽东。事实上,李世民晚年,有些地区社会矛盾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故房玄龄要求李世民停止征伐。
李世民还做了一件影响很坏的事。
至高无上的皇帝怕什么,特别是那些希望青史留名的英明君主,他们最怕的就是史官们的秉笔直言,唐太宗之前的史官向来有“如实记载,不虚美,不隐恶”的优良传统,就算是强横霸道的汉武帝都没能让司马迁在史书上改动一丝一毫,但李世民却给后来的皇帝开了个恶劣的先例。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曾先后三次要求亲自查看李渊和他本人的《实录》,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向兼任史官的褚遂良索要起居注,遭到严词拒绝。隔了一年,他又向房玄龄索要起居注,房玄龄不得已将“起居注”删为“实录”给他看。
李世民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极为跌份儿。就连《资治通鉴》的编者司马光都不但痛斥此事,还将很多《太宗实录》的材料予以否定和放弃,对《实录》的真实性持严重怀疑的态度。
据史书上记载,早年的李世民,非常不屑于长生不老这种鬼话,为此他还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说他们求仙问道,不过是劳民伤财而已,“神仙事本虚安,空有其名,不烦妄求也。”
但是,晚年的李世民气疾缠身,而且越来越严重,四十八岁那年他从辽东返回长安的途中,患“毒痈”,差点丧命。贞观二十一年,又得风疾,瘫痪在床。
面对渐去的人生,长生的诱惑,他也开始迷信自己以前嗤之以鼻的各种方术,尤其是长生不老之术。为此还特意召集大批道士在宫内炼制仙丹,比起秦始皇、汉武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可惜的是,这些国内方士炼出的丹药,并不见效,他以为国内方士们的能力不行,于是又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
恰好这时,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虏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后来王玄策将其献给了他。
这个印度和尚听说李世民祈求长生不老的行为后,便吹嘘自己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吃了他炼制的丹药,一定可以长生不老。
李世民被这位印度和尚的话所打动,于是就让在宫中为自己炼制仙丹。一年后,仙药终于练成,他毫不迟疑地吞下,结果当晚便因金石药毒发作,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仅五十二岁。
终究没有逃脱“前期英明,后期昏聩”的明君规律,令人唏嘘!
黑水龙身体极为虚弱,眼神开始迷离,他今天说的话实在太多了。
“小墨,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忍下这口恶气,还是像我一样选择复仇?”
山顶上的冷风吹过,墨龙打了个冷颤,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呢?受了一千多年的委屈,真得可以一笑泯恩仇吗?
“可……”
话到喉咙却发不出声音。
要说什么呢?劝他依然不能为恶?
五大龙王是挚友兄弟,不仅不为他据理力争,反而助纣为虐,张道人是授业恩师,也忍受他一切不公平的遭遇,只因虚无缥缈的“龙脉”之说,天地禁言,只有他受到无尽的迫害。
是啊,如果是自己呢?应该也要讨个说法吧!
黑水嘴角泛起淡淡笑意,说道:“小墨,咳咳,你可以说话的,可什么啊?”
啊?刚刚他已为自己解了法术封禁,是自己说不出来那句话吧!
“可……不能牺牲其他人来满足你复仇的黑暗心态吧?”墨龙说完就轻轻摇了摇头。
黑暗?到底是谁黑暗?又怎么能说得清楚呢?
以德报怨?何以报直!
又怎么能要求一个受尽冤苦的人心怀阳光?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墨龙一想到拴在崖下的三个龙王,心里又是一阵发软。
“这事儿和御雪、石啸没有关系,上一辈的恩怨他们也无权干涉,如今也不该受此惩罚?”墨龙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
“哦?你的意思是我可以只把敖烈锁在这里接收雷霆之威?或者我可以这样理解,你也是支持我复仇的,对吗?”
“这……”墨龙一时无语。
黑水笑道:“你不用回答,这确实有点儿难为你了。我还是接着给你讲故事吧!”
寒品听到黑水断断续续的声音,“渤海湾神龙宫?”他从来没听过这个地方,黑水既然让自己去,必然有其原因,他无法与天庭抗衡救黑水出来,心中自责,于是决定去渤海湾一趟。
渤海地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其东部与黄海毗邻,紧挨着华北陆地。
寒品顺着黄河一路游到渤海湾,大海的广阔让他目瞪口呆,神龙宫在哪里呢?
他脑筋一转,计上心来,可以去渤海龙宫找龙王打听一下,于是一路问了过去,来到了金碧辉煌的渤海龙王。
渤海龙王名叫敖晨,地位比东南西北四海龙王要低一些,但让寒品没想到的是,他压根连龙宫门都进不去。
他来到宫门被守卫的虾兵蟹将手持长戟拦住,“大胆,你是什么人,胆敢擅闯龙宫!”
寒品急忙施礼,自报家门:“我是百脉泉龙王,想来拜望渤海龙王,烦请通融。”
虾兵蟹将一听只是区区的泉龙王,冷哼一声,说道:“龙王诸事繁忙,没空没空,你赶紧离开!”
寒品说了些好话,却依然没得到同意,转念一想,问道:“各位大哥,既然龙王没时间,那我马上就走。哎,对了,我初到贵宝地,人生地不熟,你们都是龙王跟前鞍前马后,见多识广,可否赐教一二?”
他一顿彩虹屁把虾兵蟹将捧得云里雾里,摆出一副官架子乐滋滋地说道:“啊,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就行了!”
“我想问一下神龙宫在哪?”
不料虾兵蟹将一听“神龙宫”三个字顿时大惊失色!